中國有上千家快遞公司,就是這樣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快遞行業又殺出一匹黑馬,那就是跨越速運。
在胡潤研究院公布的獨角獸指數中,跨越速運的估值已經達到了200億。目前,跨越速運已經擁有了11架貨運包機與15000多輛貨運車輛。面對相對較高的獲客門檻,跨越速運通過"承諾必達"的服務,保持了高速的發展。
和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快遞不同的是,跨越速運定位于相對高端的快遞業務,客戶以B2B、大件貨物、商務件、生鮮件為主。目前跨越速運并不做個人業務,所以知名度很低。
跨越速運成立于2007年,此時中國快遞行業已經有順豐、德邦、三通一達,跨越要想站定腳跟,就需要有不同的打法。
為此,跨越速運遵循"唯快不破"的道理,以航空資源為主要運力,將時效做到極致,與此同時,提升服務質量。這幾年,跨越速運時效產品層出不窮,如"夜發晨至"、"跨省最快8小時送達"、"6小時跨省送達"等,再加上"限時未達,全額退款"的承諾,跨越速運吸引了許多流量。
說到這里,我們肯定會想到另一個快遞巨頭順豐。電商市場中,順豐在快遞業一直憑借著速度快服務好的優勢,穩坐快遞一哥的寶座。2017年順豐迎來了它巔峰的一年,市場估值最高峰甚至達到了3226億,而王衛本人的身價更是飆升到1860億。
但快遞業的紅利早已過去,而曾經無人能比的順豐也在走下坡路。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順豐的市值就遭到嚴重跌落,利潤也開始下滑擴張更是面臨難題。
跨越速運的出現,不單單在速度上搶了順豐在快遞業引以為傲的優勢,關鍵是價錢比順豐便宜一大截,讓順豐的壓力豈不是更大了。
但是相比于順豐,網點覆蓋是跨越的硬傷,三四線城市都很難送到。如果想更完善業務和服務體系,絕對離不開資金,而且是海量資金的支持。而跨越是一家堅持直營的企業,車輛、航空、人員都是一條龍,對于目前的跨越來說,成本非常高,盈利之日遙遙無期。
對于這個“敏感”話題,跨越速運董事長表示,隨著公司的戰略調整及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客觀需要更多資金以支持更快發展、更多投入時,公司也同樣會積極擁抱資本市場。
目前看來跨越速運只能做一二線城市,與順豐還是沒有可比性的,一個快遞發展,一個現在只做企業大貨。
不得不承認的是,跨越速運確實發展很快,目前正處在高速奔跑的狀態中,未來的跨越速運會不會擴展業務范圍,還真不好說,說不定未來某一天真的“跨越”了順豐。你覺得它能成為像順豐這樣的快遞巨頭嗎?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