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上午
海南省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海南尚未發現確診病例
但已成立新型冠狀病毒防控領導小組
多舉措嚴防新型冠狀病毒
從1月21日起全省各級醫療機構
啟動發熱病人的“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
海南省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預防控制室室主任邱麗表示,自從進入2019年12月以來,是冬春季傳染病的高發季節,省衛健委與2019年12月份下發了通知,要求全省做好冬春季重點傳染病防控工作,要求各級醫療機構要做好監測、報告及調查處置等相關工作。
自2019年12月底,武漢市出現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以來,海南省密切關注疫情動態,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做好人、財、物各項應急準備工作,加強全省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監測和防控工作。
其中,海南省衛健委成立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綜合協調組、醫療救治組、環境整治組、監督檢查組、輿情監控組等,另外還成立了省級防控的專家組和醫療救治的專家組,指定了定點的收治醫院, 目前海南省的定點收治醫院為:海南省人民醫院、三亞中心醫院;各市縣也有當地指定的收治醫院。
同時,對全省醫療衛生系統的人員進行了緊急培訓,國家下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和診療方案之后,省衛健委于1月17日、1月20日分別召開了相應的培訓會,讓全省各級各類的醫療機構人員做好充分的準備;要求做好應急值守,應急物資的準備,全省各級衛生系統也是要求全員應急隊伍做好24小時值班,保持手機暢通,相關醫療機構準備防護用品、救治藥品、消殺藥械,采樣物資等儲備工作。
此外,要求從1月21日開始,全省各級醫療機構啟動發熱病人的日報告和零報告, 各市縣要開展防控工作情況的日報告,每天要報兩次給省政府,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邱麗表示,目前海南有5家實驗室具備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能力,包括海南省疾控中心、海口市疾控中心、三亞市疾控中心、儋州市疾控中心、瓊海市疾控中心,相關檢測試劑也已經到位,可以進行相應的檢測。
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臨床表現有哪些?
答: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乏力,呼吸道癥狀以干咳為主,并逐漸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表現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部分患者起病癥狀輕微,可無發熱。
多數患者為中輕癥,預后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問:出現早期臨床表現是否意味被感染?
答:如出現發熱、乏力、干咳表現,并不意味著已經被感染了。
但如果出現發熱(腋下體溫≥37.3℃)、咳嗽、氣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癥狀,且有武漢旅行或居住史,或發病前14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武漢的發熱伴呼吸道癥狀的患者,或出現小范圍聚集性發病,應到當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排查、診治。
問:公眾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答:1、減少到人群密集的、空氣流通不好的地方活動,如果去的話要戴口罩
2、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勤通風,如果有咳嗽、打噴嚏,用紙巾無助口鼻,盡量讓噴出來的分泌物不要落在其他物品上。
3、如果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減少到外面活動,要去的話要戴口罩,減少傳播給其他人的風險。密切觀察自己的病情,如果病情加重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治療。
4、如果兩周內有到武漢旅居史,或有接觸武漢來的人員的情況,自己又出現相應癥狀,要及時要醫療機構就診,并主動告知醫生,相關的流行病學史。
5、目前還不能排除,通過接觸野生動物或其他動物的可能,建議大家避免接觸野生動物,活禽活畜,一定要接觸要戴口罩,戴手套,減少到活禽市場活動。不要吃野生動物,對家里購買的家禽家畜要煮熟煮透。
6、如果有武漢旅居史,或近兩周從武漢回來,或接觸武漢來的人。
潛伏期是14天,目前數據還比較有限,還再進一步調查之中,14天都要注意觀察,過了14天風險就降了。
問:網上N95口罩搶光了,公眾預防是否一定要戴N95口罩?
答:邱麗表示,專業醫護人員做流行病原調查或專業采樣時,才建議戴N95口罩,平時的話公眾戴醫用外科口罩就行,藍色的、比較薄的就行,比如醫用外科口罩就可以,戴的時候要把口罩上方的金屬片在鼻梁上壓緊,不要讓口鼻與外界有通道,不然沒有起到防護作用,把鼻梁那里摁緊。
抗擊新型肺炎,
讓我們行動起來!
預防感染冠狀病毒
如何保護自己和身邊的人?
下面這些請牢記↓↓
來源:南國都市報
記者:王洪旭/文、圖、視頻
編輯:袁蘭 實習生:郭祿禎
視頻剪輯:歐萍
值班主任:林瑩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