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西方封鎖!如今這一技術僅剩中國能造,引進單價達120億美元
?
烽火亮劍
01-25 18:40優質原創作者
已關注
二戰結束之后,在眾多參戰國的共同努力之下,世界迎來了新的秩序。然而好景不長,東西方兩個超級大國最終還是因為政見不合,打起了冷戰,雙方極力發展軍備,為了追求軍事力量的壓倒性勝利,不惜犧牲兩國的國民經濟發展基礎,這段歷史,也就是近代歷史上記載的美蘇爭霸。在這個時期,不僅是兩個超級大國劍拔弩張,與他們關系走得比較近的其他國家,無一例外地也都被拉到了兩個不同的陣營里面,幫助兩個超級大國打冷戰,打軍事對抗。很快,海陸空三軍基本上都已經發展到了極限,而且美蘇都已經發現,再這么耗下去,只能是兩敗俱傷,于是,這兩個超級大國又把目標放到了地球之外的太空,從純粹的軍備競爭進化成了尖端科技的競爭。
?
冷戰的最終結果,不用細說想必大家也都知道。隨著蘇聯解體,冷戰宣告結束,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一個超級大國,但是針對太空的研發,卻一發不可收拾。先是人造衛星的成功發射升空并進入軌道運行,然后又發展了載人航天的壯舉,緊接著美國航天員阿蘭·謝潑德駕駛著水星號飛船進行了186千米的亞軌道飛行,隨后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率先完成了世界上的首次登月。美國對太空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同時也發現了想要繼續下去,對于空間站的依賴也越來越強,甚至有了離開空間站,人類不過就是僅僅能涉足月球的說法。于是,早在1993年,由美國、俄羅斯牽頭,加上十一個歐洲航天局成員國,再加上日本、加拿大、巴西,共計十六個國家聯合進行研發和制作的世界級超級工程。
?
然而可惜的是,當時由于社會體系的不同,美國對于中國還處于排斥階段,尤其這種涉及到當時最高科學技術的領域,更是對中國進行嚴密封鎖。所以,中國當時申請加入聯合建造國際空間站的請求,被牽頭國的美國無情地拒絕了。2001年,由十六國聯合建設的國際空間站順利在太空運轉。這個龐然大物長110米,寬88米,重量總計超過400噸,可以為最多七名宇航員完成各種高難度的太空在軌科研工作。這個直到目前還是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的空間站,預計將會在太空運轉近三十年,到2028年正式退役。
?
2014年9月10日,中國航天英雄楊利偉聲稱,中國人自己的空間站,“天宮”空間站項目即將被建造。這是一個中國人自主研發并建造的大型空間站,雖然單單從大小上來看,“天宮”并不如國際空間站那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