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林鶴老師!
自藝術家孫佰鈞這一次入院十天以來,旅居紐約的藝術家林鶴老師跟我一樣一直也在關注著病情的變化。
林鶴老師跟佰鈞兄都曾是我們紐約哈德遜藝術中心國際駐訪項目的藝術家,有過一面之交,她知道孫佰鈞的病情后,認真閱讀了有關他的藝術方面的文章并寫下對藝術家朋友的關愛和對生命的感慨。
讀孫佰鈞:《生命的極限》——林鶴
我是在哈德遜藝術中心他的畫展上見過佰鈞老師的,他平實而謙和,人和畫都很干凈,作為一位用生命的體驗去書寫作品的藝術家,他太用心了,以致在艱難中痛苦得不能自拔。
我仔細反復的閱讀了他的作品《生命的極限》,心里感覺很沉,這其實是在畫他自己的心電圖,那紅色的點就是他的心,它在黑暗中艱難的前行,用他自己的話說:
"畫面中的波折線是生命的律動,它直接來源于自身生命的體驗過程,...... 我以自身的體驗去完成這個生命伸延。 "
他的心:
"有時平緩安靜有時跳躍急促很不穩定,它讓我焦慮不安狂躁憤怒和低沉,憂郁的波折線尖銳到讓生命處在極度危險的境地,好像抵達某種極限并推到巔峰。"
我其實害怕那盛滿畫面的黑與灰,害怕行走在圖中的那條線,它的留痕就像越戰中埋在地下的竹簽,更似鑲嵌在高墻頭上的玻璃碴,它們實在是太尖銳了,只有那歷盡炎涼和滄桑的人,才肯用這么銳利的器具無情的解解剖自己,他要捧出自己的心來告慰世人:
"我的心是紅色的!"
我躊躇不安,不敢在公眾平臺去述說這番話,我怕愛他的人傷心,更怕加重佰鈞老師的痛苦
我能感受到他對于生命的熱愛與依戀,以及竭盡全力拽住命運之神絕不放棄的那種力量,否則 ,他是不會這么仔細傾聽自己的心跳聲的。
近些天,佰鈞老師的病情再度復發,重新住院急需手術,朋友們都在幫他,幫他賣畫籌集醫療和手術費,因為他每個月1萬多塊錢的治療費遠遠不夠如此昂貴的醫療費用,治病要自己籌錢不然就不能手術,而他,只是一位教了一輩子書的善良而貧窮的藝術家兼教書先生。
我為他祈禱,愿上天給他以力量,愿佰鈞老師戰勝病魔活下來
您一定要好好活下來,
"活出來就是勝利!"
這是我那年過百歲的老父親鼓勵了自己一個世紀的一句話。
生命如此寶貴,50多歲,對于一個藝術家來說,正當黃金歲月,我是多么愿意看到您能站起來回到哈德遜河谷,重新書寫一組《生命的極限》。
生命如此脆弱,它是那么的不堪一擊,一個鮮活的血肉之軀,在生老病死瘟疫戰爭自然災害面前,瞬間即可消失殆盡,我們所能做到的只能是珍惜而又珍惜生命,我懇請正在生命線上奔波玩兒命的各位,一定不要太拼,一定要正視您的身體因負荷太重而發出的各種求救信號,
因為: 活著真好!
林鶴寫于紐約
1.16/2020 凌晨
藝術家孫佰鈞在過去的這半年多與病魔拼搏之后終于再次入院 ,十多天中進行了一次手術連接了兩根導管至體外,病疾復雜身體并無多少改觀。現在仍然需要深層治療,我還是期望更多幾位藝界好友申申援手幫他一下。
微信發出的“關注藝術家孫佰鈞之二”中,藝術家孫佰鈞的43件作品,有朋友藏購的話,請聯系他愛人商玉玲女士:
微信:商玉玲vvv3699
感謝之至!
這之前得到程岳峰、德妮絲、杜建奇、馬越、高超一、劉春杰、李知彌和沈敬東等共八位藝術家和朋友的鼎力支持!
同時也收到下面哥們、朋友的捐款幫助:呂建華、劉水洋、六哥(田益賓)、劉兵、楊洪濤、李寶恩及孫佰鈞的幾位學生。
這里替孫佰鈞家人表示感謝!
感謝藝術家德妮絲提供一下圖片資料
藝術家孫佰鈞
孫佰鈞在紐約哈德遜藝術中心畫廊個展上
圖中者為當地著名陶藝家阿萊克賽斯女士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前,與同期國際駐訪項目藝術家德妮絲、王蕓
孫佰鈞參加國際駐訪項目“藝術之旅”內容在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
孫佰鈞參加國際駐訪項目“藝術交流”內容拜訪紐約華裔藝術家郭楨女士
在哈德遜河畔與同期藝術家德妮絲一起研究創作
大概2007年,在北京索家村藝術區被強拆之前,與藝術家劉勃麟
與韓裔藝術家李鐘順、澳大利亞藝術家德妮絲在紐約東部藝術家工作室開放活動期間
紐約哈德遜藝術中心國際駐訪項目日常藝術活動很活躍,大大小小的展覽和藝術家聚會等,圖為孫佰鈞的朋友魏麗萍女士、同期藝術家王蕓女士的簡餐。
本期感謝華裔藝術家林鶴提供文字、藝術家德妮絲提供圖片!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