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似乎成了中國車市寒冬中的關鍵詞。
在此之前,有人說蔚來李斌是2019年“最慘”的人。但是,李斌的“慘”僅僅是在蔚來汽車營收上的焦慮。根據蔚來汽車2019年銷量數據顯示,蔚來全年累計交付量突破兩萬臺,達到20,565臺,同比增長81%。這樣的市場表現如果用“慘”來形容,或許的確有些牽強。
事實上,在2019年,還有很多比蔚來,比李斌“更慘”的車企和人。
咎由自取的眾泰
根據眾泰汽車發布的2019年度業績預告顯示,眾泰汽車預計2019年全年虧損約60-90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盈利8億元,下降850%-1225%。值得一提的是,眾泰汽車公告還顯示,預計提及商譽減值準備約60億元。
這還不算完,相比于營收上的虧損,眾泰汽車的銷量也在近兩年成幾何式的下滑。眾泰2017年借殼上市,當年眾泰汽車銷量達到31.7萬輛。2019年,眾泰汽車(不含君馬)銷量僅為11.66萬輛,相比2018年減少了50%。
如果要給眾泰的“慘”找個理由,那么完完全全是其咎由自取的結果。產品質量差,抄襲,皮尺部等,是眾泰自己給自己貼上的標簽。而眾泰、大邁、君馬等毫無章法的品牌營銷,也讓眾泰汽車不能聚力。尤其是在市場加速淘汰賽的當下,眾泰有這樣的結局,也就見怪不怪了。
奄奄一息的力帆
如果不是理想收購力帆造車資質,想必鮮有人再會想起力帆汽車。這個曾經在重慶摩幫立有一席之地的企業,如今也不得不被眾人視為新勢力的“代工廠”。
根據力帆股份發布的2019業績預虧公告稱,力帆汽車預計2019年度凈利潤為虧損49.81億元,上年同期盈利2.53億元,同比下降2068.77%。股票方面,截至1月21日,力帆股價為3.02元,下跌2.27%,總市值39.68億元。相比2010年上市時的100億市值,力帆股份市值暴跌逾60%。至于銷量,力帆汽車2019年全年新車銷量不及3萬,不值一提。
銷量和虧損也僅是力帆“慘”的一方面。2019年,有國內媒體報道,力帆在重慶的乘用車第三工廠2019年初以來處于半停工狀態,已經拖欠員工數月工資。此外,也有知情人士稱力帆汽車還欠經銷商貨款未還等債務。
面對困境重重的力帆,年過八旬的尹明善還在咬牙硬撐,不禁讓人唏噓。
黯然離場的夏利
作為我國最早的轎車品牌之一,夏利曾有過高光時刻,如今,天津一汽還是在時代大潮下黯然離場。據一汽夏利歷年財報顯示,自2013年巨額虧損以來,6年間,一汽夏利扣非凈利累虧82.33億元。
2019年四月,天津一汽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對外發布公告,宣布將與南京博郡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合資公司,生產新能源汽車。而這,或許是天津一汽變賣資質之舉。
此外,“虧損之王”一汽夏利還曾以1元賣掉子公司一汽華利,以求剝離不良資產,實現再財報上的體面。
盡管相比于私企,身為央企的天津一汽夏利并不會完全退出歷史舞臺,但從一汽夏利重組和一汽集團整體上市的進程來看,夏利注定會成為大家的回憶。
自娛自樂的觀致
從規劃定位高端,對標大眾開始,觀致就走錯了之后的每一步棋。如今,據不完全統計,觀致汽車累計虧損已超百億,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燒錢”大王。
很多人把觀致的"茍延殘喘",歸功于寶能的輸血。不過,從觀致真實的訂單來看,從經銷商手中賣給消費者的新車遠遠沒有銷量數據的好看。
事實上,觀致汽車大部分銷量,都是以低價方式賣給了寶能旗下的“聯動云”租車。對此,觀致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朱乃軍也承認了此事。這種自產自銷的自欺行為,也導致了2019上海車展上,40多家經銷商在觀致展臺進行集體維權。
當然,上述的較“慘”車企,也并非車市寒冬的“最慘”。如海馬汽車、華晨汽車、華泰汽車、獵豹汽車等自主車企,甚至是很多合資車企,如今的日子都沒有我們看到的那般好過。
眼下,“誰能比我慘”的段子成為了很多車企的真是寫照,但中國車市可沒有“秋香”。2020年,對于中國車市來講,如果不思上進,將注定是“更慘”的一年。
【版權聲明】本文為汽車頭條原創文章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