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豬價
國外最新非洲豬瘟疫情
據歐盟委員會(EC)的數據,自2020年初至2月3日,歐洲已確認爆發98起非洲豬瘟(ASF)疫情。從來源看受影響最嚴重的是羅馬尼亞(91起疫情)。保加利亞報告6起疫情,烏克蘭1起。
1. 超急性型:無癥狀突然死亡。
2. 急性型:體溫升高至42℃,沉郁,厭食,耳、四肢、腹部皮膚有出血點、發紺。眼、鼻有黏液膿性分泌物,嘔吐,便秘,糞便表面有血液和黏液覆蓋,或腹瀉,糞便帶血。步態僵直,呼吸困難,病程延長則出現神經癥狀。妊娠母豬在妊娠的任何階段均可出現流產。
3. 亞急性型:癥狀較輕, 病死率較低, 持續時間較長。體溫波動無規律, 常大于40.5℃。呼吸窘迫, 濕咳。關節疼痛、腫脹。病程持續數周至數月, 有的病例康復或轉為慢性病例。
4. 慢性型:呼吸困難,消瘦或發育遲緩,體弱。關節腫脹,局部皮膚潰瘍、壞死。通常可存活數月, 但很難康復。
A.豬看起來明顯虛弱,發燒可團縮在一起啊取暖。
B-E.在頸部、胸部和四肢的皮膚上有出血性滲出和明顯的的充血區域。
F.耳朵尖端的青色。
G-I.腹部、頸部和耳朵皮膚上的壞死病變。
非洲豬瘟的剖檢癥狀
部分首次發生非洲豬瘟的養殖場,豬群發病非常急,最急性型不表現任何癥狀而突然死亡,無特征性剖檢病變。通常,最明顯的剖檢病變是:
1) 脾臟顯著腫大,一般情況下是正常脾的 3-6倍,顏色變暗,質地變脆;
2) 淋巴結 ( 特別是胃腸和腎 ) 增大、水腫以及整個淋巴結出血,形態類似于血塊;
3) 腎臟表面瘀點 ( 斑點狀出血 )。
剖檢變化還可能包括
1) 皮下出血;
2)心包積液和體腔積水、腹水;
3)心臟表面 ( 心外膜 )、膀胱和腎臟 ( 皮質和腎盂 )的出血點;
4) 肺可能出現充血和瘀點,氣管和支氣管有泡沫,嚴重肺泡和間質性肺水腫;
5) 瘀點、瘀斑 ( 較大的出血 ),胃、小腸和大腸中過量的凝血;
6)肝充血和膽囊出血。
腸淋巴結出血腫脹如紫葡萄
急性非瘟的常見的剖檢病變
A.當感染非瘟(ASFV)時,胃、肝、腎淋巴結明顯出血腫大,非病變組織呈現沒有炎癥的健康白色或粉紅色。
B.感染非瘟的腎臟在皮質上有明顯的淤點(即小的點狀出血)。健康的腎組織均勻著色的淺褐色表面無任何不規則變化。
C.感染非瘟的豬脾臟腫大至正常3-6倍,易碎、顯示出明顯梗塞的跡象,健康脾臟顏色均勻呈紅棕色,并具有紋理。
慢性非瘟的常見的剖檢病變
A-F.中度至重度關節腫脹,經常伴隨皮膚紅斑,突起和壞死。有的關節還伴隨干酪樣的壞死。
非瘟與豬瘟的病理剖檢比較
傳播途徑
非洲豬瘟為何傳播那么快?現階段,農村養殖戶,一提到非洲豬瘟,談虎色變,膽戰心驚。確實如此,非洲豬瘟傳染速度快,發病率高,死亡率高,一旦養殖戶的豬感染上了這種病菌,不要幾天,所有生豬無法逃脫幸免,就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讓養豬戶血本無歸,損失慘重,有的人家可以說是傾家蕩產。為什么非洲豬瘟傳播那么快?是怎樣傳播的呢?
第一,交通工具傳播。各種交通工具,經過路過疫區,裝載運輸過發病生豬及其豬產品的車輛工具,一旦消毒不嚴,不徹底,就會成為非洲豬瘟疫病的傳播源。只要這些交通工具,走到哪里,就會傳播到哪里,是非洲豬瘟疫情傳播的重要途徑。
第二,人員往來傳播。凡是接觸過發生非洲豬瘟的豬及其豬肉產品,都有很大的可能性傳播疫情,如病毒病菌躲藏在頭發、帽子、衣服、鞋襪、掛包和身體皮膚上等等,都有很大的可能性,傳播非洲豬瘟疫病。
第三,豬產品等傳播。生豬和豬產品,是傳播非洲豬瘟的主要途徑。如各大養豬戶存在隱性傳染源,會有帶病生豬和豬肉漏檢而進入市場,造成豬與豬,豬與養殖戶,豬肉與市場,豬肉與養殖戶,豬肉與消費者,往復交叉,重疊措位,由近及遠,由點到面,由線到面,相互傳播感染,導致傳播途徑增多,傳播速度加快。
第四,養豬飼料傳播。帶病豬肉產品流入市場后,由消費者攜帶豬肉走進飯店酒店,走進千家萬戶的廚房,產生的廚房廢油水,通常都流落農村養殖戶,作為養豬原飼料,結果導致非洲疫病大流行,大發生。這是目前非常豬瘟疫情傳播的最重要途徑,是不可忽視的傳播源。
第五,自然生物傳播。由于農村養豬場所,對養豬糞便等等廢棄物,管理不妥,消毒滅菌不徹底,不嚴密,各類昆蟲鳥類等小動物,從帶病的豬糞便上攜帶病菌病毒,飛到異地或養殖戶以及飼料上,傳播疫病。另外,帶病養豬糞肥等廢棄物隨刮風、大暴雨等等自然因素擴大傳播面,導致疫病的快速擴散。
總之,非洲豬瘟防疫工作刻不容緩,任重如山,任重道遠。防疫工作需要全社會行動起,全員參與,群策群力,眾志成城,齊心協力,共同狙擊疫病,才能使這一毀滅性的病魔消聲滅跡,鏟除病害,保障人民群眾養殖安全,生活幸福安康
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敬請及時聯系刪除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