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州市人社局、廣州市教育局、廣州市財政局、廣州市交通運輸局和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發布《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有關就業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2月20日,廣州市人社局發布了政策解讀。目前,疫情防控正處于關鍵期,即將迎來務工人員返崗復工和高校畢業生求職高峰,做好疫情防控和就業工作責任重大。要分類指導、分期分批引導務工人員安全有序返穗返崗,加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力度,發放技能培訓補貼、生產用工補貼等。
對生產防控物資企業的新招用員工每人補1千元
根據《通知》,對疫情防控必需、城鄉運行必需、群眾生活必需和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供港供澳以及特殊情況急需復工的相關企業(簡稱“五類企業”),各區要指定就業服務專員對接,開展返崗情況和用工需求摸查,優先發布用工信息,用工需求信息及時歸集到市就業培訓信息系統。
對當地勞動力難以滿足需要的企業,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加強市級統籌勞務協作,鼓勵行業協會、人力資源機構跨區域、跨行業輸送勞務資源;對本市勞動力難以滿足的,通過加強區域勞務協作,協助企業開展定向跨區域招聘。
對生產、配送疫情防控急需物資,在疫情防控期間新招用員工(與其簽訂勞動合同、辦理就業登記并按規定繳納1個月以上社會保險費)的企業,由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按每人1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五類企業成功介紹員工的給予每人400元的職業介紹補貼。
向勞動者推送開復工時間、崗位需求信息
《通知》要求,廣州市各級人社部門要根據市政府疫情防控安排,抓緊摸清轄區內企業、工程項目開復工時間,在官網、官微開設專區發布,按照輕重緩急,分類指導、分期分批引導務工人員安全有序返穗返崗。
用人單位將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等方式向員工通報開復工時間,加強與勞動力輸出地的溝通對接,依托輸出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勞務站向轄區勞動者定向推送開復工時間和崗位需求信息。
不得以來自疫情嚴重地區為由拒招
《通知》要求,對滯留在疫情嚴重地區的勞動者,政府與企業要通過發送慰問短信、公告、慰問信等形式,關心其健康和生活情況,妥善做好安撫和疏導。對從湖北入穗的勞動者,指導其按規定做好隔離。
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用人單位不得發布拒絕招錄疫情嚴重地區勞動者的招聘信息,各類用人單位不得以來自疫情嚴重地區為由拒絕招用相關人員。
對受疫情影響的失業人員,及時落實失業保險待遇;生活確實困難的,可按規定申請臨時救助。對受疫情影響暫時難以外出的返鄉務工人員,有就業意愿的,各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要主動推薦其就地就近就業;有創業意愿并實現成功創業的按規定落實一次性創業資助、租金補貼和創業帶動就業補貼等補貼項目;確有困難的可按規定通過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
發放技能培訓補貼、生產用工補貼等
《通知》表示,廣州要加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力度,放寬中小微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款政策裁員率標準。鼓勵企業組織職工(含在企業工作的勞務派遣人員)參加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按規定給予補貼;平臺企業(電商企業)以及新業態企業參照執行。
對春節期間(截至2020年2月9日)生產疫情防控急需物資的企業,按照開工和復工人數每人1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就業補貼,所需資金在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中列支。鼓勵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應屆高校畢業生,對受疫情影響堅持不裁員且正常發放工資的企業,享受吸納就業困難人員、應屆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在2020年1月24日后到期的,階段性延長至2020年6月30日,延長期間所需資金在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中列支。
對主動減免入駐在孵創業企業(團隊)租金的運營主體為非國有企業(機構)的省級、市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按照租金減免總額的30%給予補助,每個基地補助總額最高20萬元,同等條件下優先推薦為國家級、省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
調整國有企事業單位招聘時間
目前,廣州暫停各類高校畢業生就業現場招聘活動。針對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廣州將充分利用國家、地方、高校畢業生就業網,以及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開展就業服務,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共享發布機制。
并將視情調整2020年度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招聘、基層服務項目招募筆試面試時間,筆試已經結束的推遲面試時間,調整后的時間要及時告知考生并向社會公告。
《通知》還表示,將引導用人單位、勞動者選擇網上服務平臺、手機APP等非接觸式途徑,辦理就業失業登記、就業創業補貼申領等各類公共就業服務事項。對受疫情影響不能按時辦理就業創業補貼等業務的扶持對象,允許延期至疫情解除后3個月內補辦。
組織網絡招聘會不少于185場
《通知》指出,要引導用人單位、勞動者選擇網上服務平臺、手機APP等非接觸式途徑,辦理就業失業登記、就業創業補貼申領等各類公共就業服務事項。對受疫情影響不能按時辦理就業創業補貼等業務的扶持對象,允許延期至疫情解除后3個月內補辦。
要根據企業性質和崗位特點設置行業性、專業性、針對性強的專場招聘會,創新和完善招聘形式。“南粵春暖”、“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活動期間,全市組織網絡招聘會不少于185場(其中各區組織網絡招聘會15場次以上,五類企業等專場特色招聘會5場次以上)。鼓勵經營性人力資源機構積極發揮作用。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劉春林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陳憂子 通訊員 穗人社宣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胡群智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