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保險市場重疾保障產品的豐富,產品的結構也變得越來越復雜了。
我們會發現,現在買重疾保險的時候,大多數保險公司的重疾險往往都會包含一些輕癥保障。
但是,對大多數人而言,一看到“ 輕癥”兩個字,都會有些懵:
輕癥到底是指的是啥?
是不是屬于很輕的疾病?
像感冒發燒肚子疼那么輕?
既然“輕”又為什么和重疾險放一起?
其實,“輕癥”完全不“輕”!別被字面的意思誤導了!
簡單點說, 輕癥的“輕”其實只是相對于重大疾病而言的,是指重大疾病早期的癥狀以及病情較輕的狀況。
比如早期惡性腫瘤,輕度腦中風,慢性腎功能衰竭等等,聽到這些疾病名字,你就知道“輕癥不輕”了!
一、輕癥是什么,嚴重嗎?
很多人都知道,重疾險保障的重大疾病,一旦發生了大都很嚴重。不僅花費巨大,治愈也很難,即便治好后也需要很長時間來進行調理。
可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很多重疾在早期就被發現。但按照重疾險的理賠標準來說,這些疾病還沒達到可以賠付的程度。
比如根據保監會推出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范》,重疾險中必須要包含冠狀動脈搭橋術(須開胸手術)。
而實際上,現在這種手術很多都不需要開胸,做微創手術就可以治好。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輕癥應運而生。
相對重疾而言,輕癥指的是重大疾病的早期和輕度階段。
有了輕癥責任,即使疾病發現并及時治療時還沒有達到重大疾病的理賠標準,那部分疾病也能通過輕癥獲得有效的賠償。
所以,輕癥的出現降低了重疾險的理賠門檻,讓患者盡早得到治療保障,也解決了很多理賠糾紛的問題。
二、輕癥種類這么多,該關注哪些呢?
1、輕癥有具體標準嗎?
對于重大疾病,保監會推出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范》,規定了25種必保重疾,每家公司、每款重疾產品,對這25種重疾的理賠條件是完全一致的。
但輕癥就不一樣了,目前保監會對其并沒有統一規定。
2、高發的輕癥有哪些?
來看一張2017年的理賠數據圖:
▲某公司2017年理賠數據
可以看到,單項輕微腦中風,占到理賠總量的80%以上,而理賠數量最靠前的四個輕癥,即極早期癌癥(5.16%)、不典型心肌梗塞(3.23%)、輕微腦中風(81.94%)、冠狀動脈介入手術(4.52%),總賠付比例達到了95%!
所以保險公司的理賠數據,可以作為我們選擇輕癥的一個標準。
此外,我們也可以根據 保監會規定的25種高發重疾,找到對應的輕癥, 重點關注一下。
三、輕癥保障,需要注意哪些?
挑選輕癥,我們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 疾病病種 :疾病數量、分組、定義;
- 賠付方式 :賠付比例、次數、間隔,額外賠付;
- 保費豁免 :被保人患輕癥,豁免后期保費。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