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評sir
來源 | 電商評論員(ID:ECpinglun)
快遞員的春天,有望提前到來了
影響上百萬快遞小哥的大事即將發生了!
1月4日,我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國家郵政聯合頒布了《快遞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和《快件處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兩項規定。
《標準》中指出:要把快遞員和快件處理員的職業劃分成了五個等級,同時明確各個等級需要掌握的工作內容、技能要求和相關知識,而且還要從環保、科技、快遞員職業技能標準幾個方面對工作做了更加規范化的要求。
兩項新規一出,必定推動行業人員培訓與評價體系的建立。與此同時,各快遞企業亦必將推動完善勞動薪酬制度,引導企業在關鍵崗位、關鍵工序培養使用高技能人才,實現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
這就意味著,快遞行業新規的上線,上百萬快遞員即將面臨著激烈的行業大洗牌。
那些敬業,勤奮,工作能力強的快遞小哥,其未來發展潛力將會更大。
而那些混日子,得過且過,業務水平差的,則會被通通淘汰掉。
毫無疑問,快遞從業人員的權益將會得到進一步的保障,而整個快遞行業也會朝著更加規范、更加專業的行業發展。
快遞員的春天,有望提前到來了。
送快遞太難了
2018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到了507億件,同比增長26.6%,連續5年穩居世界第一。在龐大的業務體系下,我國快遞從業人員達到了300余萬,而且每年還會繼續新增20萬人。其中,單是快遞員就占到了7成以上。
市場空前廣闊,從業者日益漸增,但整個行業環境卻令人倍感辛酸。
眾所周知,提高收派件數量是快遞小哥獲得月高收入的關鍵,所以很多人為了拿提成,沖業績,不惜壓縮休息時間,夜以繼日,持續高強度地工作。
據《2019年全國快遞從業人員職業調查報告》顯示,每天工作8-10小時的占46.85%,每天工作10-12小時的占33.69%,有近兩成從業人員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
這意味著,工作量大、時間長且休息少已成為不少快遞員的常態。
當然,如果能獲得滿意的薪酬回報,多少勞累和壓力都可以煙消云散,但快遞行業的薪水狀況卻并不那么令從業者滿意。
據數據統計,75.07%的快遞從業人員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而一線快遞從業人員月收入超1萬元的占比為僅0.73%。也就是說,月入過萬的快遞員占比不足1%。
那這樣看來,網上傳的“快遞小哥的工作可輕松月入過萬”的說法,也僅僅是個傳言罷了。
高強度的工作,廉價的薪水,嚴重打擊了快遞員的勞動積極性,也造成業內人員極大的流動性。
在此情況下,國家相繼推出快遞人員等級評審與規范快遞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等多項重要舉措,將會有力地穩定快遞員隊伍,提升其職業認同感,同時倒逼企業完善勞動薪酬制度。
這對快遞小哥們來說,將是一個可喜的福音。
新規一出,劉強東成最大贏家?
2018年,京東物流全年虧損28億,消息一出,輿論嘩然,質疑劉強東重金投入物流的罵聲不絕于耳。同年,他又因明州事件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一時間,整個京東都處于風雨飄搖當中,搖搖欲墜。憤怒的劉強東看不慣團隊人浮于事,所以立馬對京東物流重拳出擊。
那京東物流內部出現了什么狀況呢?
原來,京東快遞員的福利太好了。公司為快遞員繳納的五險一金與商業保險總額超過幾家同行的總和,與順豐相比,京東快遞的人均薪酬始終都略高一籌。
這就造成了兩個麻煩:一是物流人員猛增到10萬多,人員成本高居不下,二是底薪太高了,部分快遞小哥動力不足,失去了進取心。
痛定思痛的劉強東為了大局著想,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先是降低了快遞人員的五險一金標準,取消底薪;而后再大幅度上漲他們收件的提成,倒逼他們以業務為中心,提高積極性,為公司創造價值。
經過一大輪的整改,虧損了12年,被罵了12年的京東物流迎來希望的曙光:2019年8月,京東物流上半年營收99.7億,實現了扭損為盈的勝利局面。
如今,國家正式出臺據快遞行業的一系列政策,這勢必會影響近300萬的從業人員,一眾快遞公司也必將面臨著重大整改和升級,那些不能滿足職業技能標準的員工,很有可能會被整個行業所淘汰。
然而,在整個行業震蕩之時,彼時的京東物流早已經完成了轉型,出臺了規范化的激勵政策,讓越來越多的員工更加勤奮和敬業。
這也就意味著,在接下來的行業角逐中,劉強東的京東物流將會占盡先機。
而劉強東,毫無疑問,也將會成為這次新規出臺的最大贏家。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