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度媒體報道,由于原料藥供應不足,印度政府決定暫時禁止出口26種藥品。雖然印度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非專利藥生產國,但是其生產藥品的原料藥70%以上需要從中國進口,在中國受疫情影響,出口量下降的情況下,印度政府也只能夠停止出口,優先保證本國供應。
印度制藥公司每年進口價值約45億美元的原材料,例如原料藥、中間體等,印度的制藥公司再將這些原料加工成成品藥,然后出口到其他國家,印度自己每年也要消耗大量的藥品。印度政府表示,受中國疫情影響,目前印度部分原料藥的庫存只夠2-3個月的生產需要,印度一開始希望向瑞士、意大利采購相關原料藥彌補缺口,不料這些歐洲國家的疫情也越來越嚴重,也難以滿足印度的采購需求。由于部分藥品還是印度未來抗擊新冠疫情的關鍵藥品,印度必須優先保證本國供應。
印度政府禁止出口的26種藥品約占全部出口藥品的10%,停止對外出口,不僅讓印度制藥大國的面子有點過不去,更重要的是,藥品供應不穩定,會讓更多的國家質疑印度的藥品生產能力,疫情過后恐怕還要損失不少的訂單。
全球的制藥大國基本都是工業大國特別是化工大國,雖說不能自己生產全部原料藥,像印度這樣嚴重依賴進口的也為數不多。而印度的制藥業是靠寬松的仿制藥政策發展起來的,基礎不牢、稍有風吹草動就地動山搖。據印度藥品出口促進委員會主席迪內什·杜亞介紹,“即便出臺了出口禁令,仍然會有一些關鍵原料在未來幾個月出現短缺,如果印度新冠疫情加劇,原材料短缺的問題還會更加嚴重”,印度制藥業要想完全復蘇,還有賴于中國制藥企業能夠盡快復蘇。
當然印度政府也看到了本國制藥業的軟肋,早在2017年印度就出臺了《藥品政策法令》,提出了不少激勵措施,鼓勵當地企業生產藥品中間體和原料藥。一是印度將制藥企業的稅率削減至15%。二是對印度可以生產的原料藥征收最高檔的關稅,保護本國企業。三是提供優惠的土地,建設大型藥品工業園。由于藥品原料藥并不存在明顯的技術門檻,印度的低工資、強刺激和寬松的法律和環保政策,都將促使印度的原料藥制造業迅速發展,不過最近這三五年,印度的原料藥還必須依賴中國的供應。
印度雄心勃勃想大力發展制藥產業,但是莫迪等人應該清楚,印度發展制藥業的關鍵不在與中國競爭,關鍵還要看西方發達國家對印度的態度。印度的出口藥品全部都是仿制藥,現在西方國家睜只眼閉只眼,印度的制藥業還要點湯喝,如果印度的制藥業還想做大做強,動了西方制藥企業的奶酪,西方國家對印度制藥業進行封殺,別說出口,印度藥企恐怕連自己本國的市場都保不住。
感謝閱讀,歡迎點評和持續關注!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