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主人翁小兒推拿,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主人翁小兒推拿,寶寶健康好幫手。
隨著窗外漸暖的春意,我們進入3月,也進入了孩子長高的關鍵期,這個時候應順肝之性,助力陽氣生發,助益脾氣,令五臟平和。
但受此次疫情影響,我們長期封閉在家,不能外出,正常生活作息也被打亂,日常活動消耗減少,我們的脾胃多多少少都發生了一些狀況,比如腹脹、不消化、便秘等消化系統問題非常多見。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的脾胃問題可千萬要重視起來,不然影響可不小。翁叔就來教大家在家里動動手就能養護脾胃的好方法,趕緊用起來,促進孩子脾胃吸收營養、健康長高!
脾胃養護很重要
孩子出生后,所有的生命活動都有賴于后天脾胃攝入的營養物質,先天不足的孩子,可以通過后天調養補足而改善體質,先天健壯的孩子,同樣需要呵護脾胃才不至于受損。
許多接觸中醫知識的媽媽們都知道,孩子生病多半原因在于脾胃的虛弱。明末醫家孫文胤有一句話:“脾胃一傷,則五臟皆無生氣。”就是說脾胃對五臟有很大的影響,脾胃運化功能健旺,則氣血充盈,營養五臟;脾胃受損,則氣血生化之源虧乏,影響五臟。
如果孩子脾胃失和,會有哪些表現呢?
1、孩子不愛吃飯、挑食、吃的過少,偶爾還會厭食
孩子身體的各個器官發育尚不十分的健全,特別是消化系統很弱。孩子后天要長要補充營養,它攝入的所有營養,都需要脾胃去運化它,然后再分布到全身,所以特別重要。
孩子吃的少,說明孩子的脾胃運化功能不是很好,脾虛導致食物無力被消化,孩子很容易腹脹,進而導致胃口變差,挑食、不愛吃飯。
圖片來源自網絡
2、孩子瘦弱或虛胖,不長個、不強壯
《黃帝內經》里說“脾主身之肌肉”,意思是說人體肌肉依賴脾所運化的營養物質才能使其豐滿。脾主運化,食物經胃初步消化之后,脾對食物會進一步的進行消化和吸收,將食物中的精微物質吸收,并將精微物質轉輸至全身各臟腑組織,使身體能夠更加強壯。
現在孩子很多長得瘦小,主要是脾的運化功能失常,不能有效的將精微物質輸送,身體得不到營養自然變得虛弱。
脾虛導致營養吸收變差,不能滿足生長發育需求,會讓孩子不長個,吃再多也不長肉。
孩子太瘦小我們會擔憂,孩子虛胖無力也是脾虛的后續表現!
現在家長都較為寵愛孩子,只要孩子要吃愛吃的基本上都會滿足,飲食多過于豐盛,這樣一來孩子很容易積食,脾胃虛弱者不能徹底的消化吸收食物,過剩的營養堆積在脾胃,反復積累,易出現痰濕過剩,引起小兒肥胖,且屬于虛胖。
另外脾虛后營養跟不上,體質也會變差,時間長了還會導致肺氣虛,造成反復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統疾病。
圖片來源自網絡
那脾胃失和的孩子,應該如何改善呢?中醫小兒推拿可以經常按揉以下四個穴位,調理孩子的脾胃。
常按4個穴位,幫助養護孩子脾胃
1、清補脾 300次
清補脾是一個健脾益氣的手法,特別適合脾虛腎虛和氣虛的寶寶。
主人翁小兒推拿原創圖—清補脾
具體操作:操作起來,也很簡單,就是在孩子拇指外側來回推。如果是單純的脾虛,也可以經常推清補脾或補脾。
2、揉板門 100次
板門穴是人體一個特有的穴位,又被稱之為脾胃之門,是小兒推拿調理消化系統疾病的常用穴。
主人翁小兒推拿原創圖—揉板門
具體操作:板門穴從虎口到掌根橫紋劃一條線,取中點,以姆指或中指端揉板門,也可采用揉三掐一,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宜,直至癥狀緩解。具有止嘔,降逆的功效。
3、揉足三里 100次
足三里是胃經的智能大補穴,主要功效能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按揉足三里,跟吃老母雞有相同的功效,而且還不上火。
主人翁小兒推拿原創圖—揉足三里
具體操作:位于外膝眼下3寸、脛骨旁開1寸,以姆指尖或羅紋面著力按揉。具有健脾和胃,調中理氣,導積滯,強壯身體的功效。
4、捏脊 5次
捏脊是一個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的手法,適用于一切虛弱之癥,捏脊能把五臟六腑的氣機疏通一遍,可以讓孩子長的高,吃的飽,睡的香!捏脊有上捏脊和下捏脊,日常保健中我們一般采用上捏脊。
主人翁小兒推拿原創圖—捏脊
具體操作:兩手沿著被捏者脊柱的兩側(兩手相距一拇指寬的距離),捏起脊背上的皮肉,從尾骨尖開始沿著脊柱向上滾捏,一直到頸項部,然后雙手緊貼脊柱兩側抹下去直到尾椎骨,開始第二次捏脊,總共重復5遍。可以調理積食、厭食、嘔吐、便秘等。
孩子的脾胃越早養護越好,通過按揉以上四個穴位,調理孩子的脾胃,改善孩子不愛吃飯的情況,長期堅持保健,孩子脾胃好,身體壯壯的。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