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北大醫學接連派出第三批、第四批醫療隊
奔赴武漢疫情前線
至此
北大醫學共派出四批
總計427名 醫護人員
他們與死神賽跑
不懼危險,沖鋒在前
此前
北大醫學已先后派出兩批國家醫療隊
中國工程院院士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喬杰
就在第二批隊員之中
近日
喬杰接受央視《戰疫情特別報道》采訪
向全國觀眾介紹了抗疫前線的最新“戰況”
點擊視頻,查看完整報道
此次出征 戰“疫”前線
喬院士用“軍令如山”一詞來形容
她與其他援鄂國家醫療隊成員的使命
是 組建“危重癥病房”
努力抓住救治的關口
盡全力 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由于危重癥患者對于診療的要求之高
因此在原有危重癥醫院的基礎上
還需要建設更多“危重癥病房”
全國各地優秀的
呼吸科、危重癥科、感染科醫護人員
因而迅速在武漢集結
組成了所向披靡的 援鄂國家醫療隊
危重癥病房的建立
關鍵在于普通病房的改造
完善呼吸機、監護儀、血氣分析等設備儀器
嚴格區分清潔區、污染區和緩沖區
使其具有危重癥救治和傳染病防控的能力
只有保護好醫務人員的健康
才能讓救治有未來可期
新型肺炎感染患者中,大多數為輕中癥
喬院士建議此類患者
在家中或醫院的普通傳染病房進行隔離
對于高齡的、帶有基礎病的重癥患者
由于 新型肺炎的疊加
會造成病情發展增快、病死率提高
因而 需要各方盡快擴大危重癥病房
盡可能早地阻斷疾病發展過程
從輕中癥到危重癥的發展速度也很難估量
與病人自身的疾病條件密切相關
因此
每個醫療隊都成立了專家組
在對每個病例進行仔細會診后
再決定是否需要轉診
作為婦產科專家
喬院士的另一個“使命”
便是關注疫情下孕產婦的安全
調查病毒是否存在垂直傳播途徑
她說
“這關乎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根據目前有限的例子
還不能夠證明新型病毒在母嬰之間存在垂直傳播
與新型冠狀病毒具有85%同源性的SARS
經過研究也不存在垂直傳播途徑
因此喬院士建議妊娠期的女性無需恐慌
嚴格做到勤洗手、戴口罩
盡量居家隔離
并通過網絡向產科醫生進行咨詢
對于核酸檢測的準確性問題
喬杰院士也進行了解釋
以往出現的“假陰性”現象
是受到了患者疾病表現類型以及采樣部位的影響
隨著醫護人員的培訓、檢測試劑的完善
核酸檢測的不準確現象會有所降低
同時,醫院也不會完全依賴核酸檢測結果
而是通過患者接觸史和臨床表現綜合診斷
將確診病例的標準放寬
不放走任何一個病患
對于全國最關心的疫情走向問題
喬杰院士最后回答說
由于缺乏有效的流行病學數據
目前尚不能做出準確的趨勢判斷
不過
“形勢嚴峻”是可以肯定的
我們尚須“高度重視”
人物簡介
喬杰,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新世紀百千萬人才、何梁何利基金獲得者,科技部“生殖與發育重大專項”首席科學家。
現任北醫三院婦產科主任、生殖醫學中心主任,中國醫師協會生殖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主任委員。
一直從事生殖健康相關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工作,曾作為訪問學者在香港大學學習,并于斯坦福大學做博士后研究。從配子、受精、胚胎和著床四方面進行不孕癥機制綜合研究,并對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的發病機制及診治新方法進行了系統研究。
來源:北京大學醫學部
編輯:張丹
審核:陳會揚 閆龑 曹政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