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亞洲交易時段開盤后的短短幾秒鐘內,布倫特原油期貨便創下有記錄以來第二大跌幅,僅次于海灣戰爭時的跌幅。這個全球基準油價最低跌至每桶31.02美元之際,一度跌幅高達31%。
OPEC+聯盟解體,引發沙特(具體措施是計劃下個月增加石油產量,日產量將超過1000萬桶),和俄羅斯爆發全面價格戰,是此次油價暴跌的最直接原因。
另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持續影響,導致需求降低。
據彭博消息,周六沙特大幅降低售往歐洲、遠東和美國等國外的市場的原油價格,折扣幅度創逾20年來最大,以吸引國外煉油廠購買沙特原油。
原油暴跌傳導至國內期貨市場,期貨市場3月9日開盤集體飄綠,能源化工板塊遭遇重挫,原油、燃油、瀝青、PTA、甲醇、乙二醇、聚丙烯、塑料等多個品種跌停。
而從大局的角度來看,從去年特斯拉在中國上海的工廠產能的釋放,對新能源替代傳統汽車的需求是壓在油價之上的巨石。
油價災難性的暴跌,不管是對埃克森美孚等業界巨頭,還是西德克薩斯的小型頁巖油企業都可能受到波及。
另外,一些石油依賴型國家如中東國家的預算也會遭受沖擊,全球的政治格局也可能重塑;而石油化工作為上游,對化工等諸多作為原材料的行業將產生深遠影響。
對老百姓日常而言,一方面會享受更低油價帶來的好處,另一方面油價暴跌導致原料價格的下跌進而會最終影響部分日用品的下降,比如口罩。
對政府而言,油價的下跌通脹壓力的減輕,會給政府進一步寬松政策打開空間。
>>>>
好的研究報告不僅僅是我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其中的分析框架也值得我們借鑒。
歡迎加入我打造的“報告365”:一年分享1500+經典報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