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國資委等6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勞動密集型企業進一步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引發廣泛關注。
《意見》針對農村務工人員高度集中的企業,提出要探索推進將監督務工人員依法履行監護職責、務工人員承諾履行監護職責納入職工誠信體系建設。
出臺這樣一份《意見》,不啻于鏡花水月,看起來很美,實際操作起來并沒什么卵用。今后是否有推行的價值,還有待商榷。
首先,征信不是個破筐,這也裝那也裝。什么也往里裝,往往什么也落不到實處。
名目越來越繁多的金箍,一件件套在征信系統上,念緊箍咒的唐僧是不是也要相應增加?
此舉勢必增加社會成本,到底為了多安排幾個唐僧呢,還是真為留守兒童家庭解決實際問題呢?
其次,企業建立這樣所謂的誠信檔案,實乃吃力不討好之舉。
作為企業,必須增加相應的崗位,才能應付繁重的工作量。最終,實際參與執行的人,還要落得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子女監護乃是農民工的私德問題,有問題也是道德層面的,企業非要插手去管,是不是有手伸得太長之嫌?
再者,那些農民工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怎么去落實?難道派人一一去農民工家中登門核實?這塊巨額費用由誰來出?
若非如此,僅聽農民工自己的一面之詞,又怎么能證明他說的不是謊言?
浪費企業大量人力物力,生造出來一套流于形式的誠信檔案,又有個毛用?企業只怕都會高呼:我太南了。
上面一張嘴,下面跑斷腿。誠哉斯言!
以前些年盛行的“道德講堂”為例,從最初的“五個一”,到后來的“九個一”,每月一次,讓人不勝其煩。
有多少地方真能照本宣科搞下去?恐怕大多流于形式——絞盡腦汁編一套流程,把職工召集起來拍幾張照騙,把資料打印出來裝進檔案盒應付檢查,如此而已。
這樣一套流程搞下來,組織者厭煩,淪為背景者厭煩,豈不適得其反?
空言道德者,本身就是極不道德的。
第三,對于農民工而言,有一句MMP不知當講不當講?
我相信大多數農民工聽到這樣的規定,會跳著腳罵娘。何不食肉糜?
有關部門的政策制定者們,你們見過農民工嗎?你們了解農民工嗎?一點也不了解,哪有什么發言權?
但凡經濟條件還算可以,誰肯扔下孩子跑到外面打工?誰不想把孩子帶在身邊,好好呵護幼小的他們?
然而,把他們帶出來打工的成本有多高?恐怕是他們不能承受之重。
在租房成本很高的大城市,好多農民工都是幾家住在一起,甚至住在中間相通的庫房之中,中間只拉個簾子,過性生活都沒有絲毫私密性可言。
若把孩子帶出來,還能住在這樣的房子當中嗎?若不是,高額的房租又從哪里來?
還有,農民工子女的上學問題怎么解決,又有多少可供農民工子女就讀的學校?
留守兒童問題,除了父母自身的原因之外,還有戶籍、城鄉發展差距等復雜的社會問題,絕非一加一等于二這么簡單。
若不考慮這些因素,所謂的關愛留守兒童,都將成為不要碧蓮的空談。
留守兒童的監護,應構建起以父母監護為主、國家監護為輔并兜底的監護體系。
一紙《意見》,將社會監護責任拋給企業,是極不負責任的行為,也讓舉步維艱的企業再套沉重的枷鎖,絕不可取。
若真為留守兒童考慮,不如多建點廉租房和農民工子弟學校,改善一下他們的生存環境,還來得實在一些。
且來一杯酒,聽我楚狂聲
作品信息 Work information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作者公眾號: 面具之下暗黑史 。配圖來源于網絡,如涉侵權請聯系后臺處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