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通報稱,2月19日,成都市錦江區一治愈出院后居家隔離康復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出院10天后接受有關機構復檢為核酸陽性。海南省也出現了個別康復出院者病毒檢測復陽,廣東省疾控中心調查發現,14%出院患者有核酸檢測“復陽”的情況。
出院并不代表完全痊愈
按照第六版新型冠狀病毒診療指南,新冠肺炎病人出院的標準是,1. 體溫恢復正常 3 天以上;2. 呼吸道癥狀明顯好轉;3. 肺部影像學顯示急性滲出性病變明顯改善;4. 連續兩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陰性(采樣時間間隔至少 1 天)。滿足以上條件者,可解除隔離并出院。符合出院標準說明基本上沒有傳染性,但不代表病人肺炎完全痊愈,由于床位的有限,前期病人不可能長期占據著床位。
病人復檢核酸陽性,這是否代表著病人重新感染了新冠肺炎?是否還具有傳染性?
有關“復陽”的問題,鐘南山院士在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提出自己的見解。認為首先可能是檢測的問題,因為核酸的檢測是最近發展起來的,這個病毒屬于一種全新的病毒,抗原檢測準不準和試劑本身有關系,與采樣也有關系。有些病人雖然其相關癥狀已經消失,但患者體內的新冠病毒仍有殘余,但其數量太少,活性較差,以目前的檢測技術無法將其100%檢出,再加上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率就40-50%,其出院時的核酸檢測可能存在“假陰性”的情況。有一線抗疫專家坦言,部分病人咽拭子核酸檢測多次陰性,但氣管鏡檢查肺泡灌洗液中核酸檢測卻是陽性。
此外,大家都知道新冠肺炎是沒有特效藥的,也沒有特別好的治療手段,絕大多數患者恢復健康,主要還是依靠自身免疫力。極少數患者癥狀消失或核酸檢測陰性并不代表病毒已經被徹底清除干凈了,或許有少量的病毒躲過了免疫系統的監測和滅殺,或許還有一些病毒僅僅是受到了免疫系統的抑制而陷入暫時的“沉睡”,如果出院后的患者體質差或免疫能力較弱,少量殘存的新冠病毒則有可能再次活躍起來,繼而導致核酸檢測陽性的結果。
鐘院士直言,一個完全康復的病人獲得了抗體,重新感染的可能性很低。如果出院病人核酸檢測復陽,很大的可能性是病人沒有完全痊愈,畢竟肺炎的康復需要較長的時間,有的可能需要兩三個月才可以恢復。有些老年人或者一些有基礎病、身體比較差的人,肺炎恢復相對更慢,甚至有可能會反復,出現間歇性排毒的現象。
廣東省新聞發布會上,廣東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鐵指出,對于出院后復測是陽性患者,肯定就是傳染源,在防控方面就要按照傳染源來管理。發現以后就要采取嚴格的集中醫學觀察,獨立進行觀察,看他的病情是否發生反復。
通過前期大量的病例研究總結,對新冠病毒,我們的認識在一點一點加深。正因為考慮到“復陽”的可能性,如今出院病人仍不能直接回家,所有的出院病人均需要集中隔離觀察14天,并在隔離期滿時進行咽拭子和糞便同時檢測陰性時才能解除隔離,之后居家隔離14天,在出院滿4周時再進行復診復查。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