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本是祥和、熱鬧和溫馨的時刻,2020年的春節變得如此漫長和令人不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讓徐州市民猝不及防,節前還感到疫情不一定能到徐州,可初一一過,徐州就發現了3例患者,其中泉山區的患者來徐后還去了好多地方,為了應對疫情的有效防控,徐州市政府先后采取了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部分公共交通停運等,對部分市民來說更感恐慌,擔心災難隨時會降臨、生命隨時可能遭受危險而出現過度擔心、害怕、食不知味、夜不能寢等心理生理征象。
一、面對疫情,常見心理反應有哪些:
1、情緒方面:對這場疫情嚴重性的緊張、擔心、焦慮、恐懼,擔心萬一被感染怎么辦?甚至出現對傳染來源、對干預措施的抱怨、憤怒;對確診和疑似病例數據的日漸上升的憤怒和無助、絕望。
2、軀體方面:不自主心慌、胸悶,頭痛,容易出汗,總是感覺心里不踏實、身體各種不舒服,容易疲倦、食欲下降、睡眠變差等情況。
3、認知方面:可以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將身體的各種不舒服與“疫情”聯系起來,對身體各種感覺特別關注,覺得生活中充滿各種各樣的危險并隨時可能發生。
4、行為方面:出現逃避、過度回避一些信息或者場景,或者不停地刷屏、反復去查看疫情的進展消息,其中不乏有不實信息。
二、從認知心理與行為上如何應對目前的疫情:
1、相信政府所公布信息的權威性,不要輕易相信未經核實的信息,更不要以訛傳訛,也需要給自己設置一個關注的頻率,適時輕視一下。
2、學會識別自己生理和情緒上的不適,雖然我們可能并沒有感染肺炎,但我們會有心身不良反應,這些可能表現為失眠、食欲差、心慌、頭昏頭痛等。
3、正常作息、保證飲食和睡眠,適當運動和娛樂是維持自己身心穩定的基本條件;切忌酗酒、熬夜等不良行為,以免影響自體免疫功能。
4、利用這個時間段做些能讓自己感覺更好的事情,不管是看電視節目、看書、聽音樂、運動,將自己注意力轉移到能讓自己更舒適的活動上可以放松下來。
三、焦慮恐懼情緒已經影響到正常生活時該怎么辦?
1、接受自己有焦慮和恐懼的情緒,這是個體面對疫情危機時的正常反應,不要否認和排斥它們。
2、可主動學習了解相關知識,增加知識儲備,在主動獲取信息的過程中可提高判斷信息真偽的能力,而不僅是被動接受謠言而引起恐慌。很多時候恐懼和焦慮并不是因為信息缺乏,而是信息過載,如果你屬于容易焦慮的人,建議適當與網絡進行“隔離”;
3、當焦慮等情緒癥狀嚴重影響生活時因此受到嚴重影響時,不要忘了尋求專業的心理援助,情緒狀態與免疫力密切相關,健康的情緒是抵抗病毒的有力屏障。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