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冠疫苗已開始人體注射實驗,第一批志愿者已注射新冠疫苗。為了記錄這段經歷,他們在微博公開了自己的志愿者日記,分享成為志愿者的過程,記錄接種后的隔離觀察生活。每個志愿者的評論區都是滿滿的感謝、贊美與致敬,網友將他們稱為“探路者”。
目前,微博上#中國新冠疫苗開始人體注射實驗#的話題閱讀量已經超過6億,#新冠疫苗首批志愿者#的話題閱讀量已經超過1億,不斷有志愿者進行認證、分享日記,吸引了網友的大量關注,志愿者們的挺身而出也鼓舞了廣大網友,為社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注入了更多信心。
微博號為荊楚老吳的志愿者海峰指出,經過兩輪的體檢測試后,成為第一批志愿者,帶頭接種了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研發疫苗,是志愿者中年齡最大的一個。學習生物科學專業的兒子向爸爸表達了深深的敬意和關切,并問其接種新冠病毒研發疫苗的動機:是害怕感染,還是貪名圖利?@荊楚老吳說:“人固有一死,作為一個男人,或多或少需要有一些家國情懷,雖是蕓蕓眾生中的一粒微小炮灰,但能給國家和社會提供一點力所能及和微不足道的作用,做一個有點意義的炮灰,此生無憾。”
向亞飛是一名武漢的志愿者,前兩個月一直奮戰在一線,做救護車轉運的工作,將一位位新冠肺炎患者護送至各定點收治醫院。疫情好轉返程后又申請當了第一批新冠疫苗試驗志愿者。和我們一樣身為凡人的他,卻一次次挺身而出成為守護我們的英雄。
微博號為萍萍_816的志愿者成為陳薇院士團隊研制的重組新冠疫苗臨床試驗第一批受試者,開始了為期14天的醫學觀察。勇敢的她說:“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好,期待9天后的好消息,期待人類早日徹底打敗新冠病毒! ”一時間,她的微博下引來網友大量祝福和致敬,紛紛留言:“向英雄致敬”“加油!你們肩負人類戰勝這個惡魔的重任!義無反顧視死如歸!感謝!”“感謝你們,你們都是前線的英雄”“這樣的小姐姐我要關注一輩子”也有一些人留言詢問報名的途徑申請成為志愿者。
微博號為交匯黑暗中的志愿者是普通的武漢市民,在疫情期間已經在家隔離了50多天,每天刷新聞關注疫情信息,和大多數的網民一樣為武漢前期嚴重的疫情憤怒難過,為后期全國人民和各地醫護人員飽和式援助感到無比感動。作為一個武漢人,他也想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在網上看到新冠疫苗招募臨床志愿者的信息后,就馬上報名了。這是一場長期的無硝煙的戰爭,能參與到這場抗疫戰爭中,他自己感到非常自豪。
作為志愿者,他說并沒有什么崇高的目的,面對風險他坦言:“也許會有某些未知風險,但是這不就是志愿者參與試驗要做的么?只是對于這個風險,個人認為并沒太高幾率。相信科學。”
36歲的任超接種了新冠疫苗,并被安排到指定醫學觀察酒店隔離14天。作為第一期新冠疫苗試驗志愿者,他說,報名的理由很簡單,就是“做一件可以讓自己驕傲的事”。
“總要有人站出來,全國都在幫我們武漢,我也想出份力。”任超坦言,成為首批接受新冠疫苗的人,其實多多少少會有點害怕,但是他相信中國科學家們,自己也當過兵,就堅定地邁出了這一步,想借此報答大家援助武漢的恩情。目前他一直通過微博分享自己疫苗試驗的過程,身體狀況良好。
新冠疫苗志愿受種者目前已超過70人,年齡最小的19歲,最大的59歲,他們是大學生、退伍軍人、普通職工……他們和我們一樣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市民,但在人類與新冠病毒的戰爭中,他們是勇敢的探路者。微博上,大家紛紛點贊,一起致敬抗疫一線的英雄,致敬這些為疫苗實驗做出貢獻的志愿者。(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