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接著講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廉,在中國古時候有兩種渠道可以為官,第一個渠道參加科舉考試,第二個渠道舉孝廉,由各個地方推薦出在家孝順父母,而且不占便宜,比較廉潔的人來為官。
在家孝順父母,出門為官一定是忠臣,在家就廉潔,出門一定為官不會貪,其實中國的儒釋道三家都告訴我們:錢財是有定數的,佛家告訴我們說:“我們今生的錢財是前世修來的?!比寮腋嬖V我們說:“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p>
如果我們非要以不正當的渠道得來的錢,實際上已經是打折了的,本來你命中有1000萬,但是以不正當渠道得的卻只有500萬,并且會身敗名裂。
在中國戰國時期啊,有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叫田稷,他在齊宣王的手下,拜為“相國”,當時下屬官吏啊就送了
兩千四百兩黃金,田稷就拿著這兩千四百兩黃金帶回家交給母親,當時母親非常奇怪,就問:"這是你的俸祿嗎?你的俸祿不可能有這么多,錢從哪來的?”過去的為官者也都是聽媽媽的話的孝子,就給媽媽如實答問說:“是下屬官吏送給我的。” 媽媽義正言辭的:“國家給你官爵待你,國家給你俸祿養你,你不能廉潔奉公?不能以忠心侍奉君王的命令,你就不是我的兒子。”
田稷非常慚愧地帶著這兩千四百兩黃金送還了下屬官吏,并且報齊宣王讓其定自己的罪,齊宣王非常贊賞他母親的行為,并且也保住了田稷相國的位置,并且贊賞他的母親天性廉潔,而且非常會教化兒女,所以中國古人說:“ 閨閫乃圣賢所出之地,母教乃天下太平之源?!?/p>
孩子能不能廉潔奉公?母親的教育,父親的教育至關重要,感謝收看本期節目,再見。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