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新疆日報視覺中心陳瀟
全區經濟的一次高質量“體檢”——自治區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重要成果解讀
□本報全媒體記者/劉 翔
3月25日,在自治區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重要成果新聞發布會上,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員會主任、自治區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許斌介紹了全區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重要成果。至此,由2.3萬普查人員完成,全面反映我區經濟發展情況的“體檢報告”,正式向全社會公布。
我區經濟結構調整成效如何?部分新興產業研發和投入取得哪些成績?普查期間運用了哪些新手段來保證數據質量?通過這份經濟“體檢報告”,便可從中一一尋得答案。
經濟結構不斷優化
普查數據顯示,2018年末,全區共有從事第二、第三產業的法人單位24.34萬個,比2013年末(2013年是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年份)增加了10.80萬個,增長79.8%。產業活動單位29.18萬個,增加了9.95萬個,增長51.7%。
“2013年至2018年五年間,不管是企業法人單位數、產業活動單位數還是個體經營戶數,都出現了大幅增長,這是‘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必然結果,也是穩定紅利的充分體現。”許斌說。
近年來,自治區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實推進,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全區市場主體大量增加,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整體經濟結構也隨之在潛移默化中發生重大變化。
從普查數據來看,2018年末,全區第三產業的產業活動單位數量占第二、三產業總數的比重達到85.4%,第三產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占比達到74.7%,從業人員占比達到70.8%。
對此,許斌表示,從單位數量、從業人員、資產等方面看,第三產業占比明顯提升,作為我區經濟第一大產業實至名歸。另外,工業結構也在改善,制造業轉型升級扎實推進。這次普查,全區規模以上工業高技術制造業法人單位比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增長82.1%,普查數據準確反映了我區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協調發展方面取得的新進展。
根據普查數據,第三產業就業人員比重大幅上升的同時,制造業從業人員比重有所下降。許斌認為,這一情況反映了兩方面問題,首先,從制造業看,規模效益的擴大、制造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及技術的提升,都會使制造業的用工規模總體下降。其次,第二、第三產業點多面廣,批發和零售、住宿和餐飲等勞動密集型傳統服務業企業數量增加,創造了大量新的就業崗位,第三產業就業“蓄水池”的功能不斷地增強,成為我區就業形勢總體平穩的一個重要因素。
發展質量持續提高
近幾年,全區上下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持續向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推進,企業創新活力加速釋放,創新投入較快增長,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普查數據顯示,2018年末,全區從事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437個,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的14.8%,共有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企業法人單位51個,比2013年末增長82.1%。
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制造業的從業人員比例、企業數占比,都較2013年有明顯提高的同時,各級企業和市場主體在研發強度和研發投入上的力量也越來越大。
2018年,全區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企業法人單位研究與試驗發展(簡稱R·amp;D)經費支出2.77億元,比2013年增長702.7%,R·amp;D經費與營業收入之比為1.6%。
文化產業方面同樣亮眼紛呈——2018年末,全區有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1.76萬個,比2013年末增長141.1%;從業人員11.43萬人,比2013年末增長13.4%;資產總計1688.91億元,比2013年末增長580.9%。
一串串數字見證著我區新興產業發展領域的明顯變化。許斌表示,普查數據全面反映了我區創新發展深入推進、新動能培育壯大取得的新進展。伴隨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發展壯大,我區經濟優質度不斷上升,發展質量持續提高。
“體檢”結果真實準確
普查數據質量是經濟普查工作的生命線,而數據質量直接與普查方式相關聯。那么,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又有哪些創新之處?
許斌介紹,此次普查在數據采集、數據上報以及數據匯總方式等方面,均采用了新的手段。
其中,在普查方式上,對從事第二、第三產業的法人單位和產業活動單位采取了全面清查、全面調查的方式,對個體工商戶采取了全面清查、抽樣調查方式;在普查資料收集和填報上,對一套表單位采取聯網直報,對非一套表單位和個體經營戶采用手持移動終端設備(PAD)和電子地圖,實現了數據采集、報送、處理手段的電子化、網絡化、無紙化。同時,采用了行業代碼自動識別賦碼技術,大大提高了普查數據采集效率和工作效率。
“為進一步減輕調查對象負擔和普查成本,此次普查全面應用了‘多證合一’的改革成果,充分運用各個部門的行政資料,編制普查單位底冊。”許斌說,“此外,我們把優化普查方案、實施全程質量控制、依法依規普查、強化監督檢查這四項主要措施貫穿于普查工作全過程,保證經濟普查數據真實、可靠、可信。”
經國家統一反饋,新疆經濟普查數據填報綜合差錯率為0.98%,低于全國1.09%平均綜合差錯率。“這說明我區經濟普查數據質量是經得起檢驗的。”許斌說。
許斌最后表示,此次普查對全區經濟進行了一次全面“體檢”,摸清了經濟總量、結構、效益等關鍵指標,掌握了更加全面翔實的數據,將為總結“十三五”成就,謀劃“十四五”發展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