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動歷盒育兒袁老師(原創文章,歡迎家長轉發分享)
明星的教子方法又引起大家的熱議,藝人章齡之發文稱老公陳龍在劇組無法回來,這段時間自己充當了“臨時老師”,負責兩個孩子的學業,說自己狠不下心來放養,怕孩子耽誤了學業進度。相對于注重孩子學業教育的章齡之,另一個藝人黃覺則表示這段時間孩子應該以玩為主。于是引發“素質教育和學業教育”哪個更重要的討論?
素質教育和學業教育哪個更重要?
我覺得瞎玩并不是素質教育,玩得有意思,有所得才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部分!學業教育也不完全沒有素質教育呀,在學業中學習知識是一大塊內容,同時,在學業中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時間管理能力的培養、自學能力的建立、學習意志力的鍛煉等等都是素質教育的部分呀!
不管是素質教育,還是學業教育,關鍵在于要抓住教育的根本和出發點,同時要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比如年齡小的孩子主張以玩為主,玩中學,年齡大一點的孩子以學為主!
放養就是素質教育嗎?
一直以來都有這樣的觀點,似乎對孩子放養,盡情發揮孩子的自由和個性就是素質教育,而學業教育就是跟素質教育相悖的。真的是這樣嗎?
我記得我孩子小學班級里有一個男孩子,她的媽媽很主張孩子放養,就是讓孩子玩,一到暑假就是敞開了玩,撒開腿到處跑。孩子本來學習習慣就不好,專注力不集中,常在課堂搗亂,經常受到同學家長的投訴,在老師的管教下,好不容易適應下來。結果一個暑假徹底打回原形,孩子不僅作業完成得很潦草,而且更加不遵守課堂紀律,學習越來越糟糕。
我們很容易把放養跟放任混為一談。
我記得有一次去旅游,在酒店一樓大堂,有一個8歲左右的孩子,腳踩滑板車,在那里旁若無人地滑來滑去,差點就撞到來住宿的客人,管理員上去跟孩子說,孩子根本不理會,繼續我行我素,旁邊的父母也不嚴厲制止。
我和同伴在餐廳吃飯時,旁邊幾個調皮的孩子坐不住了,開始在并不寬敞的餐廳里跑起來,你追我趕,還將餐廳里的冰塊拿來玩耍,嚴重影響到我們就餐,一旁的家長也沒有采取很強硬的阻止措施。
在個別崇尚自由和個性,放養孩子的父母眼里,孩子自由發展是最好的素質,豈不料孩子連最起碼的原則和社會規則都不懂。
真正的放養方式,是給孩子設定基本的原則和良好品質的基礎上,放手發展孩子自身的能力,樹立孩子基本的社會規則感和基本禮儀,培養思維的創造力和思想的自由,是由內而外的個性與自由,而不是表面行為上的放。這是教育的根本和出發點,不管是素質教育,還是學業教育。如果疫情期間沒有安排充實有序的學習和生活,追隨所謂的放養,任由孩子玩,結果會讓我們知道孩子之間的差距。
我是動歷盒育兒袁老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及兒童正念教養專家,感像作文創建人,專注于3-12歲孩子的家庭教育,致力于將家庭教育方法產品化、課程化、圖表化、工具化,擁有家庭教育類版權245項、幾百個原創產品和幾十個原創線上課程。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