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評選活動
經過25天的候選人推薦
主辦方共收到全國各地、各行各業
10228位好青年的推薦申請
經主辦方集中審核和篩選
最終確定了 589名事跡突出者
作為2020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候選人
航天科技集團六院7103廠優秀青年 何小虎成功 入圍
現已進入 網絡投票環節
快來為他點贊吧!
↓↓↓ 投票規則 ↓↓↓
↓↓↓ 具體方法 ↓↓↓
1
何小虎事跡
智造夢想 青春建功
在追逐航天夢的歷史進程中,許多年輕人通過在航天崗位的艱辛歷練,成長成才、顯露崢嶸,穩穩接過肩負起建設航天強國的重任。這些年輕人中,全國技術能手、中央企業青年崗位能手、陜西省技術能手、陜西省勞動競賽先進個人、陜西省帶徒名師、首屆西安工匠——7103廠35車間數控車工何小虎,就是青年航天工匠的杰出代表。
何小虎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陽光、聰明、親切。當走近了解他后,更能感受到他那種年輕人向上的精氣神,是實干的勁頭、超常的勤奮以及對理想的堅持與追求。
參加工作九年來,這個調侃自己是“無智商”、“無天賦”、“無背景”的“三無學生”,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出眾的工作能力和出色的工作業績,從普普通通的學徒工迅速成長為技能精湛的航天工匠。他在用自己的光榮勞動,助力神舟飛天、嫦娥奔月一次次圓滿成功的同時,也真切體悟著作為航天強國建設參與者和實踐者的青春榮耀與無悔人生。
干最棒的產品
1986年出生的何小虎,來自陜北延安,畢業于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制造和自動化專業。2010年,他以實操第一名的成績脫穎而出,被航天六院7103廠錄用進入35車間,成為一名光榮的航天人。
在學校期間,除了努力學好理論,何小虎幾乎每一天都是在實訓基地度過的,技能水平在同學們中出類拔萃。但是來到工廠,特別是進入以數控機械加工為主的35車間,身邊臥虎藏龍的技能大師們展現的絕招絕技和敬業奉獻精神,讓何小虎一下子看到了差距,心中更是樹立起了學習和追趕的榜樣。
“在學校基本都是在普通車床上練習,來到工廠后才真正算開始學習數控技術。”為了盡快提升自己的數控能力,每天早晨剛上班,機床一般將進行二十分鐘左右的熱機,這短短的二十分鐘,成為了何小虎學習提升的黃金時間。他會拿出專業書籍細細研讀,揣摩書上各種先進的參數和指令。待機床正常運轉后,他立即將剛剛學習的指令在實際加工中進行驗證,就這樣一邊學習、一邊實踐、一邊復習,幫助他熟練地掌握了機床的特性和先進的加工技巧,這個習慣從他當學徒開始一直堅持到現在。
除了通過在生產實踐中進行扎實磨礪,他還努力虛心向身邊的技術大咖們學習求教,技藝水平提升很快。總能高質量地完成任務,也讓他贏得了大家的稱贊和信任,承擔起越來越多的關鍵零件生產,比如各型號發動機噴注器架、燃燒室內外壁、汽蝕管等制造加工工作,這些產品廣泛應用于探月工程、載人航天工程以及長征五號為代表的新一代液氧煤油發動機上。
作為一線技能工人,何小虎對“中國制造”與“中國智造”的差距感觸非常真切,“我要窮盡一生磨礪技能,以工匠之心,一步一步苦行實干,實現智造夢。”面對加工難度比較大的產品,他總會能通過自己巧思妙手保證完美品質。
讓人印象深刻的有2016年某發動機噴注器架生產。當時工廠緊急接到該產品的生產任務,有幾項基本尺寸為3.5mm、公差為0.008mm的深小軸,精度相當于頭發絲的1/10,加工難度是車間現有設備的最大值,即使是經驗豐富的高級技師加工,合格率也只能保證20%。
何小虎主動請纓。經過半個多月地查閱資料、試驗、摸索,最終他提出了“設備熱穩定性”的概念,即準確掌握機床加工參數最理想的時間,利用有限的一兩個小時進行精加工。這個加工思路顛覆了之前的傳統加工思路,另辟蹊徑開創了超精密加工和測量流程。第一批試加工產品的合格率直接提升到了90%!之后他把加工方法與思路固化形成操作規程,班組同事參照此法,生產的第二批產品達到了100%合格,加工效率提升4倍,刀具損耗減少了80%。“我認為創新的基礎就是把普通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何小虎還完成類似的大量技術改進,每年為工廠節約近百萬元成本。
做最棒的工匠
“給任務就是信任,有活干就是鍛煉,多承擔一項任務,多完成一件工作,就多一份寶貴的經歷,多一份難得的收獲”。一次次出色地完成航天型號產品生產任務的過程,對何小虎而言也是不斷精進技藝的修行歷程。
那些從生產加工實踐中一點一滴積累的經驗、苦思冥想摸索出來獨特的技巧,讓他在比賽中如虎添翼。2016年,工廠舉辦了首屆職工創意作品大賽,何小虎團隊的作品“航天炫”炫美了整個工廠,榮膺金獎。“航天炫”緣起2015年何小虎在優酷上看見的“中國最牛車工”用普車加工四方體套件的熱門視頻。沖著這個“最牛”,不服輸的何小虎決定向更高難度挑戰,構思出三層十二方套件。他為作品起了個貼切又兼具詩意與情懷的名字——“航天炫”。可作品的加工過程并不像作品呈現的造型那么美麗。他和團隊利用周末和晚上,經過幾個月的精雕細琢,才最終完成。當作品交到組委會時,工廠的數控加工專家們忍不住嘖嘖稱贊。后來,這套自創的“航天炫”作品和技術(三層嵌套十二面體、非回轉體類零件的車削加工法),還榮獲了陜西省職工科技節技術工人優秀課程、講座、絕活(視頻)三等獎,并申請了實用型專利和發明專利。
回顧他工作以來取得的40多項榮譽,印證著他不斷成長、不斷攀登的時光剪影,其中“四個第一”是化繭成蝶的最美時刻:
2016年,第一次參加國家級一類大賽“中國技能大賽”榮獲陜西省選拔賽第一,代表陜西省出戰取得全國決賽第四,是陜西參加該項賽事以來的最好成績,同時獲全國技術能手;
2017年,參加《中國大能手》(第三季)“數控組合”全國選拔賽,入圍前六強,是陜西省歷年來入圍全國十強的第一人;
2018年,他成為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陜西省賽區年紀第一小(最年輕)的裁判;
目前,他是第一位連續七年獲7103廠 “技能明星”榮譽稱號的職工。
一人樂不如眾人樂,其實何小虎最高興的還是將自己總結出的新方法、新技巧及時與同事們分享,讓大家的整體技術水平得到提升。現在,何小虎作為全廠最年輕的技協導師、六院技能名師,在他悉心指導下,已有十余位徒弟成長為技術骨干。他帶領大家積極參加技能競賽,苦練本領,毫無保留的將自己的所學傾囊相授,指導的技術骨干參加 “第八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榮獲陜西賽區數控車工組好成績,參加全國總決賽榮獲個人三等獎三人次。
“榮譽越高、責任越大,如何將自己塑造成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航天技能工人,我還有很多功課需要去補。”已過而立之年的何小虎清醒地知道,他還將像擰螺絲一樣,用自己炙熱的情懷和卓越的才華,把自己擰在工作崗位上、擰在祖國的航天事業中。有夢想、有奮斗、有成長,何小虎還將盡顯著他的崢嶸與驕傲。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