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每日新報讀者工作室舉辦了主題為 “2020天津紀實”的 第二期攝影直播。這次的嘉賓請到的是 第59屆荷賽一等獎獲得者、天津日報資深攝影記者、新報攝影大講堂名師——張磊。
工作中的張磊。
圖為張磊(左一)在每日新報采風活動中擔任隨行攝影指導老師,在現場教授、交流攝影技巧。
張磊用天津戰疫期間拍攝的攝影作品,和大家探討紀實攝影。
硬核直給和大量作品,得到了直播觀眾們的好評。
電腦和手機并用,觀眾看的滋滋有味。
今日,將直播內容整理為”課堂筆記“,希望更多人從中獲益。
圖片展示,滿滿的”干貨“。
疫情期間,張磊基本都處于工作狀態,拍攝了大量的紀實圖片。他介紹說,自己不是專門的”跑口記者“,所以拍攝了大量”外圍“作品。而這些”外圍“作品,恰恰是最貼近日常生活的。
”當時的習以為常,其實已經記錄和保存了歷史。“
空曠的街道和遠處的宣傳標語,是疫情初期的日常。▼
測溫。高速出口和社區門口,每一道關口的“嚴控”,而且是24小時有人值班,很辛苦。 ▼
這是記錄了馬航的工作人員經過14天隔離后,解除隔離時的狀態。 ▼
這是一個新修的隔離點。復工復產之后,從外地回來的務工人員都要經過14天隔離,這種統一樣式的臨時房,屬于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
快遞恢復后,成為很多人主要的購物方式。但接收快遞的方式,卻和之前有著很大區別。▼
“‘抓拍’,但也需注意構思以及攝影技巧。”
購物時,人們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如果用平常的角度,表現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就不是非常明顯,畢竟空間有限。我找到一個比較高的角度俯拍,比較直觀地詮釋了這種距離感。 ▼
這張是在海河醫院外面拍的。當時連夜要建出一條處理污染物的通道。拍攝時間大概在早上五點到六點之間,通過比較高的色溫,呈現出這樣的色彩效果。 ▼
“捕捉到細節,更有內涵。”
一輛列車經停天津站。大家都戴著口罩,有一位乘客在車門處張望。 ▼
在藥店門外躬身買藥的顧客。藥店外張貼的廣告顯示,一些防護用品已經有供應,可以看出疫情的時段。 ▼
兩個戶外的人,一位戴口罩沒有戴手套,一位戴手套沒有戴口罩。 ▼
“引領更多的想法和理解。”
這是一張盲拍的圖片,很巧的是大家都閉著眼。一種迷茫的情感會感染到人。▼
南開大悅城恢復營業第一天…… ▼
之前天津紅橋區清理違規鴿棚。恰巧也拍一張“鴿子”主題的圖片,飛揚的馬尾和張開的翅膀。 ▼
春天到了,粉紅的小姑娘和仰頭拍攝春花的人,城市在復蘇,充滿了希望。 ▼
直播問答
直播之前,還收集大家對于“紀實攝影”的一些問題。張磊現場回答了其中比較集中的幾個問題。
問: 紀實攝影好多片是黑白攝影,請問如何去選擇拍黑白還是拍彩色照片?
答:關于黑白影像和彩色影像的問題,非常值得研究。之前也有人問過我,照片沒拍好,做成黑白的會不會好一點。我不贊成。
在我看來,相比彩色照片,黑白照片拍攝和后期要難很多。我認為是根據題材和根據當時的現場狀況來選擇。
我個人拍彩色照片的還是比較多,我主要認為黑白照片難度更大。
問: 紀實人物攝影中,很多是抓拍,是否需要提前和被拍攝者溝通?或者如何溝通,既能確保拍攝質量又能避免被拍者的尷尬?
答:只要反應一件事情的真實性,無論你是擺拍還是抓拍,能夠反映本質內容,這就算是紀實攝影。現在來看,是以抓拍為主。當然,你說我提前跟“被攝者”去溝通,我覺得這個可能性不大,往往是要跟他溝通了,也許你就拍不成了。
如果就是街頭抓拍,我覺得不需要跟他溝通,這樣可能會更自然更真實,如果就想拍一些表現一個人物的情緒圖片,我覺得這可以跟他去提前去溝通。
拍照的尷尬,這個問題經常會遇見。這個是沒有辦法的,當人面對鏡頭的時候,可能都會出現一種不太自然的。這個這件事情對于攝影師來講,是一把雙刃劍,就看大家怎么利用了。
問: 紀實攝影需要注意哪些?
答:還是我剛才說的真實性問題。其實咱做紀實攝影主要就是記錄歷史,記錄當時的一個社會狀態。有很多時候大家是以主題優先,就是我想拍什么?我想這個人是什么狀態?我去營造出或者說擺拍出這種氣氛來、或者擺拍出這種狀態來,我覺得這個是最大的問題。如果這方面能夠處理好,其他的就是技術問題了。
有些非常精彩的畫面,沒有抓拍到,或是沒有表現出來,這都不是問題。可能下次還會遇上。你需要經常去拍,經常去思考怎么去拍。
再有一個就是第一現場的問題,有時候好片兒不一定是在第一現場拍的。比如某一個事件發生了,大家扎堆去拍攝,畫面雷同的就會太多了。
新攝影君提醒您的是——
關于紀實攝影,大家都很感興趣,但并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的, 我們之后會專門安排課程進行學習,請大家持續關注。
在直播中,張磊也就大家拍攝的作品進行交流。
疫情中——
攝影 李雙印
張磊說: 這張作品拍得很典型。原本是主要交通工具的地鐵,在疫情期間沒有乘客,空蕩蕩的感覺,只有一個帶著口罩的工作人員,很好地表現了疫情紀實的主題。建議,還可以多角度呈現。
攝影 張國云
張磊說:疫情期間,很多人在家透過窗戶進行拍攝,這種形式非常好。我很喜歡這張圖片,動作抓拍、光影運用都很好。有點小建議,人物稍微可以再亮一些,就能再突出一下口罩了。
其它類——
攝影 陳光裕
張磊說:這是一組在家中窗臺上拍攝樓下地鐵修建過程的作品。我覺得非常好,建議可以拍攝下整個修建過程的發展變化,這可能比臨時去一次的新聞采訪拍攝還要生動。
攝影 劉文娟
張磊說:據作者介紹,這是《長城與黃河握手地方的人家》組圖中的兩張。我覺得這個選題和黑白的處理手法,都很好。可以將這個主題繼續多拍一些,做成文獻,圖文相配,這就更有價值。
攝影 楊夢禮
張磊說:我很喜歡楊先生這組作品,這是當年醫護人員搶救天津港消防英雄的組圖中的部分,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記錄的事情,尤其是第二張中手的對比特寫。紀實攝影也有直擊視覺和心靈的力量。
張磊在直播時展示的一些紀實作品。
一份“課堂筆記”,大家有何收獲,
歡迎直接留言。
對于紀實攝影您還有哪些問題?
對于直播您還想看到哪些內容?
歡迎您留言。
我們一起努力,
讓攝影活動更加豐富多彩。
監制| 大睿
編輯| 水綠如藍
微信:saturday_xinsheying
好看的圖片
期待您點右下方的“在看”來呼應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