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觀點:今年受這次風波的影響,加速了樓市拐點的到來,隨著越來越多的房企破產,房價可能會大幅下跌,其中一線城市房價可能會跌倒兩萬,二線城市會跌倒五千,三四線城市會跌到三千。
近年來高房價確實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尤其是對于大多數年輕人,根本就不可能依靠自己買房子。他們從一畢業開始,就背負著巨大的壓力,可以說房價大幅下跌是很多人的愿望,我同樣也是希望房價下跌的,不僅是因為高房價降低了人們的幸福感,同時房地產業的畸形嚴重影響了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
我記得馬云在2018年的時候曾說過:未來,房價賤如蔥。其實上面網友預測的和馬云預測的觀點基本是一致的,就是未來房子會越來越不值錢。我覺得馬云作為商業巨頭,提出這樣的觀點是有一定道理的。可能很多人覺得現在他們覺得沒有看到房價如蔥的現象,覺得馬云的觀點很可笑,但是我覺得馬云的觀點很有智慧,在2018年的時候中國的住房空置率已經很高,如果沒有炒房客和炒房團的存在,中國的住房現在已經供遠大于求,至少在未來很多地方的房子是不值錢的。并且馬云也沒說過哪里的房子賤如蔥,其實在未來,房子供遠大于求的時候,必然會有部分地區的房子會很便宜。
其實對于網友的觀點,我只能說有對的地方也有不對的地方。我們可以分別從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分別分析房價的走勢。
一線城市
中國現在的一線城市只有四個,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這四個城市可以說是中國大多數人都十分向往的城市。我一直認為,在國家一直大力調控樓市,堅持住房不炒的情況下,隨著炒房客和炒房團的慢慢退出,未來房價會由兩個因素決定:第一個是供求關系,第二個便是當地的工資水平。在中國住房最不缺需求的地方可能就是一線城市,一線城市基本聚集了全國的富豪和高端人才,可以說住房的需求量還是很大的,同時一線城市的工資水平也會越來越高。我覺得基于這兩個因素,一線城市的房價在未來不會有大的起伏,更可能是穩中有升,但是漲幅一般會低于工資的漲幅和通貨膨脹的速度,未來也會有更多的人能買得起一線城市的房子的,但是這些一線城市的房價跌倒20000是不太可能的。
除了這四個一線城市外,還有15個新一線城市,這些新一線城市中大多數房價均價是低于兩萬的,尤其是沈陽和長沙均價更是在一萬左右,可以說已經達到了網友的預期,并且新一線城的房價在未來更也會趨于穩定,隨著人們收入的不斷提高,也會有越來越多人能在新一線城市買房。
二線城市
我國一共有60個二線城市,二線城市基本上都是省會城市和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地級市。二線城市的房價走勢是最難判斷的,它不同于一線城市的穩中有升,也不同于新一線城市的趨于穩定,二線城市的房價更可能多樣化發展。
地理位置好并且人口密集的二線城市當然房價可能會像一線城市那樣穩中有升,但是在國家的調控下,房價也不會大幅上漲,比如大連、無錫、佛山和廈門這樣的城市,經濟比較發達同時也算是當地的重要城市。地理位置不太好并且人口稀少的二線城市房價可能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緩慢下跌,比如南昌、貴陽、哈爾濱和長春這樣的城市,人口比較少同時工資水平也比較低,這樣的城市房價只會越來越低的,在未來跌倒五千也不是不可能的。
三四線城市
現在基本上很少有人能看好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就拿我的家鄉河南省周口市來說,前幾年房價最高的時候炒到八千甚至一萬,那時候我大姐擔心房價繼續上漲就買了一套房子,當時是120平米,花了一百多萬,如今恒大再三四線城市降價拋售,我看了一下周口市的房價,低的已經五千左右了,最高的也才七千。
我的家鄉只是眾多三四線城市的一個縮影,要知道我們周口市人口有將近一千萬,算是不缺人口的。相比于大多數人口較少三四線城市房價應該下跌應該是比較慢的,可以想象未來其他三四線城市房價的跌幅可能會更大,但是像網友說的那樣,三四線城市會跌到3000,我覺得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實現的,未來可能會跌倒大家可以接受的水平。
總結:如今高房價是很多人心頭的一座大山,很多人都是在負重前行。房價下跌也是很多人的愿望,我相信在國家的大力調控下,炒房客和炒房團會逐漸退出樓市,房價也會逐漸回歸到人們可以接受的水平。
創作不易,如果你認同本文觀點,順便點下關注,謝謝!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