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沉浮錄系列故事(第四期)
1月31日晚,唐寧街10號首相官邸燈火輝煌,外側大樓被象征國旗的紅、白、藍三色燈光照射。英國首相約翰遜在這里對全球宣布——“今天晚上我們將離開歐盟”。
約翰遜還說:“我今晚要說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這并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開始。這是黎明破曉、新的幕布揭開的時刻。”
約翰遜沒想到的是,英國的新開始,伴隨著各種黑天鵝事件,包括自己親自感染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成為發達國家中首位感染的領導人。此前,查爾斯王儲也淪陷了。這劇情,似乎連編劇都不敢寫。
此時,英國股市才剛剛經歷了18年未漲的窘境,稍微有些緩和,富時100正一步一步努力往上爬,即將觸摸到歷史最高點的記錄。
然而,英國人辛辛苦苦幾十年,如今,又一夜回到了8年前。
1.
事實上,在股市18年未漲的窘境發生之前,英國股市也經歷過一段輝煌。這段輝煌是撒切爾夫人用改革換來的。
70年代的英國面臨滯漲,經過凱恩斯主義需求側刺激失效后,1979年-1990年撒切爾入主唐寧街后轉向供給側改革,大規模推行私有化、放松管制、減稅、緊貨幣控通脹、削減福利開支,經濟成功轉型。
那時候,富時30指數從1981年10月的不到500點,一路飆升至1986年4月的接近1400點。目前,富時30指數已很少使用,英國經濟晴雨表功能已被1984年推出的富時100指數取代。
富時100從誕生到近些年,走勢一直很穩定,主要經歷了兩次全世界都相當熟悉危機——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
有趣的是,這兩次危機帶給富時100指數的頂點和底部,幾乎一致。
互聯網泡沫在1999年末達到高潮,富時100收盤從年初的5882.60點,飆升至6930.20點。
也是在這個時期,后來被英國媒體稱為“買下英國”的李嘉誠,在網絡泡沫鼎盛時把手機網絡運營商Orange賣給德國公司,獲利1680億港幣,進而穩穩坐實香港首富、華人首富、亞洲首富等稱謂。
而后,泡沫被戳破,富時100一路跌到2003年3227.50的最低點。幸運的是,隨著經濟復蘇,英國股市又迎來連續5年的上漲,直到再次站上6754.10的高位——這幾乎與互聯網泡沫發生前的高位一模一樣。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全球市場都沒能幸免,富時100再次回到全年最低3665.21點的地位,并在2009年降至3460.71點。這個點位,又幾乎與互聯網泡沫的最低點持平。
此后,英國經歷了聞名全球的“脫歐”大戲,不過哪怕是這樣,股市也沒再像這兩次一樣,出現如此大幅度的過山車行情。
直到2020年。
2.
英國人脫歐,脫了整整7年時間,中間經歷了3任首相,股市也跟著起起伏伏。
2013年1月23日,英國首相卡梅倫揚言,如果他贏得大選,就脫歐問題舉行全民公投,讓人民有機會選擇繼續留在或退出歐盟。
英國人苦歐盟久矣。
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爆發撕裂了英國與歐陸的嫌隙,英國在歐盟繳納著高昂的會費,卻得不到相應回報。金融危機后,一些歐元區國家降低了貢獻額,導致英國的貢獻比例大幅升高。而且,歐盟的法律限制奇多,那時候英國的法律法規中,有53%都來自歐盟。
此外,還有后來的移民和難民問題。在經濟蕭條下,移民被認為是擠占了英國人福利、住房、醫療和教育資源的罪魁禍首。難民危機,更是英國不想卷入的,不僅拖累經濟,還會給社會帶來安全隱患。
但對于脫離歐盟后的不確定性,英國人心里也打鼓。
于是,當脫歐公投正式舉行時,脫歐陣營以51.9%對48.1%的微弱優勢,贏了。甚至有人要求重新投票,更甚至,卡梅倫第二天就辭職了。
留下一片腥風血雨的市場。
那一天,英鎊創下有史以來最大單日跌幅,重挫至30多年最低水平,跌回1985年。歐洲市場投資者蜂擁出逃,創下2008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全球股市市值蒸發大約3萬億美元……
英國歷史上第二任女首相特蕾莎?梅接過這個爛攤子,卻沒能擁有撒切爾夫人般的幸運和順利,脫歐協議修改了又被否、脫歐時限到頭了又延期,來來回回,梅姨忙活了兩年半,最終以辭職收場。
這期間,富時100指數表現得其實不錯,漲漲跌跌,最終在梅姨的任期內小幅上漲了3.28%,卻創造出了7903.50點的歷史最高點。
英國人的脫歐重任落在了新首相、英國“特朗普”鮑里斯?約翰遜身上,最終,英國于2020年1月31日正式“脫歐”,結束其47年的歐盟成員國身份。
于是,就有了開頭那一幕演講。盡管那天的全球市場并不給面子,歐美股市紛紛下跌,富時100指數微跌1.3%,報7286.01點。但英國人心里充滿希望,希望開啟新時代,也盼望著股市能突破歷史最高點,創造新記錄,畢竟,此時離歷史最高記錄,僅僅一步之遙了。
3.
約翰遜卻整出幺蛾子。
就在全球都被新冠肺炎病毒席卷的緊急時刻,3月14日,約翰遜卻在演講中喊話:中輕癥患者自己在家隔離,別打救助電話!還表示不停課不取消大型集會。當記者問您在室內接觸那么多人是否擔心感染的問題時,約翰遜說,我洗手……
在此之前,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蘭斯教授還提出了“讓感染擴散以造成群體免疫”的設想。
一切看起來荒誕又危險,于是很多留學生搶機票回國,甚至出現了18萬一張的公務艙機票。
隨后的新聞都震驚全球——英國王儲查爾斯的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英國首相約翰遜的新冠病毒檢測也呈陽性,他們還都在近期會見過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此時,英國徹底沒了脫歐時刻的興奮,全然陷入緊張氣氛。截至當地時間3月26日9時,英國確診人數為11658例,單日新增2000例,死亡578例。
事實上,英國面對的壓力,還很大。
為了避免消耗有限的寶貴醫療資源,目前英國政府要求輕癥疑似患者居家隔離,既不提供專業治療,也不給予測試確診。與德國自2月下旬至今每周測試約12萬人相比,截至目前,英國僅有10萬余人做過新冠病毒測試。甚至許多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醫護人員抱怨至今沒能接受病毒檢測,個人保護裝備也不足,使他們面對極大的病毒感染風險。
更重要的是,在近十年里,英國經濟一直疲軟,再加上全球經濟放緩,削弱了企業的現金流、擾亂了供應鏈、抑制了投資。而且,英國的財政赤字仍然居高不下。
英國財政研究所(Institute for Fiscal Research)3月26日也發出警告稱,如果今年經濟“僅”萎縮5%,政府借貸額將超過1750億英鎊,相當于GDP的8%。這是本月官方預測的預算赤字額的三倍以上。這將使目前占GDP 2%的借款額達到僅低于十年前金融危機時10%的水平。
英國智庫經濟和商業研究所(CEBR)也預計,伴隨企業關門和消費者支出急劇下跌,新冠疫情可能導致英國二季度經濟產出暴跌15%,失業率翻番,一向備受國際資本青睞的英國房產也將在一年內損失13%價值。
受種種因素影響,英國股市也經歷著水深火熱。
從英國正式脫歐至3月30日,富時100從7286.01的高點一路狂瀉,下跌了23.64%。其中,當約翰遜宣布“佛系”應對疫情時,指數更是下探到4898.79點的最低點,一夜回到了8年前,也就是2011年8月的水平,那時候股市達到4791.01的低點。
不過,英國人的希望也并非完全破滅,至少當看到政府不再佛系的時候,民調信心倍增。
民調機構YouGov發表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72%的受訪者認為,英國政府至今在應對新冠病毒疫情上的表現好或非常好72%,遠高于上周的50%。在去年12月大選投票支持反對黨工黨的選民中,目前也有56%的人認為保守黨政府對疫情危機處理得不錯,高于一周前的38%。
脫歐之后的英國人,仍在等待著新幕布的揭開。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