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初,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出現讓全球都陷入了一個無比困擾的局面。為了能夠進一步降低疫情危害和對疫情進行有效的防范,各國都派遣本國民航客機和空軍運輸機來搶運物資和醫療設備。盡管客機在數量上占據絕對的優勢,但是因為載重量和特殊原因使得各國不得不依靠本國空軍運輸機來執行運輸任務,這也使得不少軍用運輸機再次出現在人們面前。不過,出動大型運輸機并不是每個國家都可以實現的。放眼全球除了少數幾個軍事大國以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說自己國家的空軍擁有戰略運輸力量,畢竟大型軍用運輸機是現代工業中制造難度最大的飛行器之一,其技術難度不輸五代隱形戰斗機多少。
而在近日,俄羅斯空軍出動安-124戰略運輸機從中國境內接受了2000多萬只醫用口罩,這也是俄羅斯空軍派遣安-124戰略運輸機進入中國境內。無獨有偶,美國空軍也在同一天派遣C-17戰略(戰術)運輸機前往意大利接收了一批醫療物資。這兩款戰略運輸機的出動讓不少國外媒體發文稱,在和平時代耗費巨資研發和采購的軍事裝備終于派上了用場。經過這次的運輸任務之后,也讓外界重新對俄羅斯和北約國家的軍事實力有了清楚的認知。在長期的經濟衰退和國內問題中,讓不少媒體和軍事專家都認為曾經的軍事大國都已經不復當年了,但是也要記住一句話“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中國空軍在這方面還處于追趕階段,仍然還需要加緊努力才行。
安-124戰略運輸機是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與馬達西奇公司聯合設計研發的一款重型戰略運輸機,戰術地位類似于美國空軍的C-5“銀河”戰略運輸機。如果不算上因為要運載暴風雪號航天飛機而研發的安-224戰略運輸機,安-124戰略運輸機可以說是現役性能最強的軍用運輸機,根據官方公布的資料,其機長70米,最大起飛重量為405噸,最大載重量為150噸。要知道,中國空軍現役最先進的運-20戰略運輸機的最大載重也只有70噸,只有前者的1/2不到。但是非常遺憾的是,安-124戰略運輸機因為蘇聯解體的原因,俄羅斯一直目前都無法重新恢復其生產工作,只能退役一架就是少一架了。即使是這樣,俄羅斯空軍依然還擁有20多架可以執行任務的安-124戰略運輸機,基本上可以滿足俄羅斯軍隊的大部分作戰需求。
運-20戰略運輸機最大載重落后安-124戰略運輸機除了機體設計以外,動力系統是最大的差距。截至到目前,國產的運-20運輸機都是安裝的俄制D-30K-P2中推渦扇發動機,該型發動機是專門為伊爾-76運輸機研發的,從推力上來比較遠不如安-124運輸機搭載的D-18T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在2019年,俄羅斯宣布開始PD-35渦扇發動機的研發計劃,該型發動機是目前PD-14發動機為基礎研發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單臺最大推力超過了30噸,領先D-18T發動機的23噸推力。未來俄羅斯將會在新型戰略運輸機上安裝這款新型發動機,屆時俄羅斯空軍將會重新獲得新型戰略運輸機,這對于志在實現俄羅斯軍事復興的軍方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一張“好牌”。
除了安-124戰略運輸機以外,美國空軍現役的C-17戰略運輸機在整體運力上也要超過運-20不少。與安-124運輸機一樣,C-17的機體尺寸上要超過運-20不少,特別是發動機技術領先D-30K-P2至少15-20年的水平。此前也有國內網友認為,因為不同的軍事需要使得運-20戰略運輸機航程和有效載荷遠遠落后,美國需要一支龐大的大型運輸機部隊,以服務遠離美國大陸的大范圍軍事基地網絡。而中國受到一些原因和問題的束縛,只需要較小的運輸量就完全可以適合于這些目的。話雖如此,運-20作為中國空軍未來發展的核心裝備,勢必要進行大的改進和升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