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末小北
配圖:來自于網絡
01
陳坤又在社交平臺上“秀兒子”啦!
4月12日,陳坤在社交平臺上發了一張自己和兒子的照片。
并配文:
“Please keep laughing and exerising,my son,miss you,very much。”
短短一句話,就表達出了自己對兒子的期許和思念。
這么“露骨”的父愛,說真心話,其實在咱們中國并不是很常見的。
了解“中國父親”的人都應該知道,我們平日對“父愛”的評價都是“沉默”的。
所以,從小到大,在孩子的心目中,TA明明知道父親愛著自己,可是父親卻從不表達出來,只是用自己獨有的“沉默”方式,來愛孩子。
可是,在更多人的心目中,他們都是渴望“父愛”如“母愛”一樣直接明了的。
自從陳坤被曝出有了兒子后,都快把社交平臺當成和兒子分享日常的“朋友圈”了。隔三差五就發一組和兒子的合照,父子倆還經常在評論區互動。
有一次,兒子陳尊佑在曬圖的同時,還發了一句捷克語,翻譯過來是:“我的爸爸失蹤了。”
收到兒子呼喚的陳坤,幾乎是秒評論“想我了??”
兒子直接回復了一句:“賊想。”
兩個人還真是生怕網友們不知道他們父子情,一定要出來秀一秀。
再加上陳坤經常在微博上提到兒子,每次都毫不含蓄表達自己對兒子的愛。
不得不說,陳坤就像自己說的那樣,是個“24孝老爸”。
不過在很多人的眼里,覺得陳坤和孩子的相處模式太像一對兄弟了,太親熱了,一點都不生分。
這好像就完全不符合我們對父愛的印象啊?
中國有句老話叫:“母愛如水,父愛如山。”
相比起母親溫柔,父親總是不會輕易表達自己的愛。
在我們的印象里,父親都是兇巴巴的樣子。
就像《父愛無聲》里的父親一樣,用自己的嚴厲去默默守護孩子。
可是正因為父愛的無聲,讓很多孩子沒那么容易感受到,父親特殊的愛。
甚至,有些孩子還會誤認為父親不愛自己,從而和父親逐漸變得生疏起來。
02
最近,熱播的一部劇叫《民國奇探》,里面女主白幼寧和父親白老大的父母關系,可以說是十分緊張。
白幼寧寧愿出去和別人合租,都不愿回到有父親的家里。
就連父親想留她吃個飯,都得各種“威逼利誘”。
在白幼寧眼里,父親是個很壞的黑幫頭頭,而她不知道的是,父親其實從未做過對不起國家的事,甚至很有正義感。
白幼寧討厭自己心目里的父親,而父親也從未解釋過。
甚至,白幼寧當了記者后,經常跟父親對著干。
而這位父親,還是選擇了默默保護自己的女兒,即便女兒經常報道對自己不利的新聞,他還是默默幫助女兒去做自己熱愛的事業。
從小到大在女主的眼里,父親就是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永遠很忙,永遠都在忙。
她甚至愿意把一個從小照顧自己的叔叔當成爹,也不愿意開口叫白老大爹。
女主也非常討厭父親蠻橫的說話方式,兩個人甚至說起話來,三句不到肯定要吵起來。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身為觀眾的我們,總是能看到白老大對女兒的包容和默默守護。
雖然方式有時候不對,卻一直深愛著自己的女兒。
只可惜,白幼寧還沒真正聽過父親表達過自己的愛。
“愛在心口難表達”這句話,就很適合形容白老大的父愛。
我想,如果白老大可以坐下來和女兒好好談談,表達出自己的愛,或許白幼寧也能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兩個人也能重歸于好吧。
03
在中國人的傳統文化里,有“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趙太后,有“為子三遷”的孟母。
可是,在我們印象里,父愛好像很少被大肆褒揚。
父愛就像一座山一樣,在為我們阻擋風雨入侵的同時,也讓我們覺得遙不可及。
可能,父親扮演的是一個是既嚴厲,又冷面的角色。
所以,大多數人都更喜歡歌頌母愛的溫柔和細膩。
但是在《毒舌奶爸》里,著名主持人馬丁在電視節目中演講了《父與子的戰爭》。
里面就向我們展示了“中國式父親”別樣的愛。
馬丁用真實的故事告訴我們,中國式父親不是不愛,是不會表達。
《愛在最深切的關頭》這本書里,收錄了112篇傅雷夫婦二人與大兒子傅聰的書信來往。
而傅雷身為一位“中國式”父親,卻在每一封書信里都表達了自己對兒子深切的愛。
他曾經在一封書信里寫到過:
“我從來沒愛你像現在這樣愛得深切,而正在這愛的最深切的關頭,偏偏來了離別!”
傅雷在和兒子分離后,十分想念兒子。
他不再像其他中國式父親一樣,把自己的愛意藏著掖著。
傅雷在給兒子的每一封書信,都表達了拳拳愛子之情,全部都是毫不含蓄,溫情的表達。
傅雷給了很多位中國式父親一個啟發:
原來對孩子的愛可以這樣表達出來。
他給許多中國式父親在撫養、教育孩子方面上,樹立了典范。
04
著名作家冰心曾經說過:
“父愛不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覺到了,那就不是父愛了。”
我認為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父愛的確是默默付出的,但也可以是勇敢表達出來,讓我們感受到的。
其實,有時候中國式父親就像一只刺猬,想擁抱孩子卻不愿意收起自己的刺,明明深愛孩子,卻不愿意表達出來。
或許是毫不含蓄表達愛是一件“有失威嚴”的事,又或者是覺得這樣的方式不適合自己。
中國式父親永遠就喜歡那樣:
“嚴肅、嚴厲、不茍言笑。”
但是,其實孩子更希望看到的是,父親可以和自己打成一片,自己可以從父親的口中,聽到他的愛意。
愛一個人有很多種方式,不是真的像歌詞里唱的那樣:“不開口才珍貴”。
父愛也可以很大方,且毫不含蓄地表達出來。
希望,所有中國式父親可以明白這點,有朝一日愿意毫不含蓄,對孩子表達自己的愛。
END
今日互動話題:
你的父親對你的愛,是含蓄的嗎?
請在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