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海淀法院公布一起案例,有“羊毛黨”利用快手平臺存在的漏洞,在24天內發起四千多筆訂單,盜刷672萬余元。最終,涉案的27人被分別判處十三個月至十一年半不等的有期徒刑。
提供賬號快速獲利兩萬余元
所謂“羊毛黨”,是指利用規則漏洞或通過鉆研規則,以相對較低的成本甚至零成本換取高額獎勵的人。
2018年7月,快手系統升級時提現功能出現漏洞,“羊毛黨”第一時間察覺后開始瘋狂刷單,小許是其中的參與者之一。
像往常一樣,靠打工為生的小許問貴州老家的大哥要錢,一反常態,大哥痛快地給了小許500元。小許好奇怎么回事兒,大哥稱發現快手存在漏洞,可以從中賺錢。
小許上網查詢是否犯法,結果各不相同,有的答案稱沒事兒,有的說這種行為違法。因為缺錢,小許最終加入了盜刷活動。
隨后,小許和老鄉胡某將自己的快手賬號、微信號、銀行卡信息、手機號、身份證信息交給大哥。提供驗證碼后,不到兩小時,大哥轉給兩人各七千元。之后,小許和胡某分別從朋友處找了多組快手賬號,兩人又各獲利1.6萬元。
盜刷核心成員之一只有初中文化
據了解,大哥的消息來源于一次酒局。喝酒期間,他的朋友蔡某接到“小熊貓”的電話稱,想收租快手賬號用于盜刷,到賬后五五分成。
12天里,“小熊貓”通過上述方法收購10組他人賬號,累計盜刷125萬余元。而他只是盜刷者的一個分支,直到快手發現數據異常時,“羊毛黨”在24天里共發起4629筆訂單,惡意盜刷超672萬元。
最終,“小熊貓”因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半,罰金11萬元,責令退賠125萬余元。據了解,“小熊貓”年僅18歲,只有初中文化。
對于利用系統漏洞非法取財的違法性,案件主審法官解釋說,一些黑灰產從業人員認為漏洞客觀存在,利用漏洞盜刷并不違法,其實不然。“漏洞好比敞開的房門,在此情況下,是否可利用漏洞盜刷就像房間內的錢能不能拿?”法官強調,處于他人控制下的合法財產,即便安全防控措施存在疏漏,任何人不得非法占有。
提供賬號者也屬于從嚴打擊范圍
值得注意的是,直到最后被抓時,小許也不清楚盜刷的具體方法。作為小許的上線,大哥也不知道盜刷的具體方法,他所做的只是收購能夠直播、沒有綁定微信的快手賬號等。
不過,法官強調即便是處于黑產鏈條最底端的小許,也屬于從嚴打擊的范圍。
據了解,利用小許提供的賬號,“小熊貓”總共盜刷九萬元,其中小許只分得兩萬元。在法院的判決中,小許被要求必須退賠九萬元,不僅如此,小許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兩個月。
法官認為,小許明知提供快手賬號被用于盜刷而依然提供,盡管對行為的違法性不明確,但不影響其主觀心態認定。
“打擊黑產的重點之一就在于打擊上下游犯罪,提供賬號雖然不是犯罪核心,但有效打擊前后端能夠徹底鏟除犯罪土壤,斬斷犯罪鏈條。”法官強調。文/尤一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