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27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新冠確診病例達到2878196 例,逼近300萬。
其中,歐洲地區疫情呈減緩趨勢,意大利、西班牙、法國和英國單日死亡人數大幅下降,創近來新低。然而在美洲和非洲地區,疫情仍處于膠著或持續蔓延階段。
分析人士認為,新冠疫情在全球不同地區的發展出現分化跡象,放松防控措施和復工復產須結合各國實際情況決定。
多國呈減緩趨勢
意大利、西班牙、法國、英國近期死亡病例數大幅下降。
2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西班牙單日新增死亡288例,創3月20日以來新低;意大利當日新增死亡260例,為3月14日以來最低;法國和英國單日新增死亡分別為242例和413例,均創4月新低。不過這四國27日發布的數據都顯示,單日死亡病例數略有回升。
此外,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三國疫情持續趨緩。馬耳他首次出現新冠病例零增長。
隨著疫情形勢向好,歐洲各國正逐漸“解封”,以恢復經濟和社會活動。
西班牙26日實施新規定,14歲以下兒童可以在成年人陪同下戶外散步,這是六周以來首次放寬有關措施。
意大利總理孔特26日表示,從5月4日開始,全國的制造業、建筑業和批發業將恢復工作;從5月18日開始,零售業、博物館、畫廊和圖書館將恢復營業;從6月1日開始,酒吧、餐廳、理發店和美容院將重新營業。但所有工作場所都必須遵守嚴格的安全規定。
4月26日,一名戴著口罩的男子在意大利首都羅馬的斗獸場附近看書。新華社發
針對部分疫情趨緩國家開始陸續“解封”,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27日說,“第二波疫情仍將取決于我們自身。”他指出,如果各國采取適當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不僅從國家層面,而且從地區層面和全球范圍協調行動,就可以避免疫情卷土重來。
全球出現分化
新冠疫情發展形勢在全球出現分化跡象,大致可分為三類國家:疫情已經緩解,順其自然“解封”;疫情已過最困難時期,希望逐步“解封”;疫情處于膠著或發展階段,正在防疫情和保經濟之間艱難權衡。
韓國和澳大利亞屬于第一類。
韓國疫情3月初就已達到拐點。韓國政府宣布,從4月20日至5月5日,只在原則上實行“保持社交距離”政策。如果到5月5日疫情能維持目前的穩定水平,韓國將考慮從5月6日起轉入日常生活和防疫工作并行的生活防疫階段。
澳大利亞聯邦衛生部長格雷格·亨特26日宣布,該國連續7天每日病例增加低于0.5%、連續15天每日病例增加不到1%。一些州開始逐步放松管控。
4月20日,人們在澳大利亞悉尼的庫吉海灘跑步。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 攝
歐洲地區疫情已過最困難時期,目前呈減緩趨勢。法國政府預計將于本月28日宣布“松綁”細節。英國政府預計將在5月7日公布小規模放寬限制措施。
美洲地區疫情膠著。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27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是全球確診病例數最多的國家。美國國內在復工復產問題上存在不同聲音。此前有消息稱美國可能5月初復工復產,但有專家認為這存在諸多困難。
截至當地時間26日,拉美地區確診病例累計超過16萬,其中巴西疫情最嚴重。
巴西國內也存在防疫情和保經濟的爭論。有人主張居家隔離政策應覆蓋所有人群,有人則認為“全面隔離”會導致很多民眾失業。據報道,巴西已有十幾個州逐步放松社會隔離政策、恢復商業活動。
不能放松警惕
當前,新冠疫情持續蔓延。盡管不少國家新增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都在下降,但病毒仍在傳播,不少國家尚未達到峰值。
醫學專家警告說,放松限制不等于放棄限制,在逐步放松管控的同時要密切關注疫情發展。在疫苗和特效藥研制出來前,民眾絕不能放松警惕。
新冠大流行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全球危機,需要各國同舟共濟,團結應對,做好長期抗疫的準備。各國政府應切實承擔起責任,全力確保民眾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背景鏈接:
世衛組織27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范圍內,新冠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85530例,達2878196例;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4982例,達198668例。
世衛組織每日疫情報告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27日10時(北京時間16時),中國以外新冠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85527例,達2793855例;中國以外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4981例,達194025例。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27日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累計確診病例達到3002303例,死亡208131例。
延伸閱讀: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大流行遠未結束
當地時間4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遠未結束,世衛組織對非洲、東歐、拉丁美洲等地區表示擔心,許多國家檢測能力不夠,數據被低估,世衛組織將繼續通過其區域辦事處和各國代表處支持各國抗疫工作。
同時,譚德塞還感謝中國捐款支持世衛組織戰略準備及響應計劃。
譚德塞表示,世衛組織向各國提供基于科學依據的建議,而是否執行則由各國決定,世衛組織無權干涉。一些國家接受了世衛組織的建議,一些國家則沒有,最終都將自行承擔責任。
譚德塞指出,基于《國際衛生條例(2005)》,世衛組織于1月30日就已將新冠肺炎疫情定為全球最高級別突發事件。當時中國以外僅有82例新冠肺炎病例,尚無死亡病例,拉丁美洲和非洲都沒有出現病例,歐洲只有10例。譚德塞強調,世界應該聽從世衛組織建議,每個國家都應啟動自身的公共衛生措施,全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如果全球團結,采取正確的干預措施,可以避免第二波疫情。
“新冠病毒相對穩定,傳播能力未出現變化”
當地時間27日,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世衛組織正與全球各地專家及實驗室合作,研究各地新冠肺炎病毒的基因序列。
目前至少有1萬個完整的基因序列可供研究,世衛組織正在查看病毒的變化,確定病毒是否已變異,以及其傳染性或感染人的能力或引起嚴重疾病的能力是否有變化。
瑪麗亞·范·科霍夫指出,到目前為止,新冠肺炎病毒是相對穩定的,有一些預期中RNA病毒會有的變化,但在預期范圍內。此外,不同國家發現的病毒,在傳播能力或引起嚴重疾病的能力方面并沒有差異。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新華國際頭條 北京日報公眾號
流程編輯:TF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