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4月10日在官網發布公告稱,非洲國家剛果的貝尼市當日新確診了一例埃博拉病例。
世界衛生組織(WHO)網站4月10日通報稱,位于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金)東北部的貝尼(Beni)市在當天又發現了一例埃博拉出血熱病例,這也意味著原本可以在4月13日結束的埃博拉疫情將持續更長的時間。
埃博拉出血熱是一種由埃博拉病毒引發的傳染病,該病毒本身致死率在50%左右,但在醫療基礎薄弱地區可達到約90%。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這種疾病一直在非洲西部地區呈斷斷續續的小規模爆發之勢,但在2014年至2016年間發生過一次大規模爆發。
根據世衛組織的標準,此次疫情原本可在該患者被治愈42天后,也就是4月13日宣布結束。
據悉,該國本輪埃博拉疫情始于2018年8月,至今已有3456人被確診,其中2276人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非洲區域主任麗貝卡·莫蒂(Matshidiso Rebecca Moeti)表示,(地區局勢的)不安全是此次疫情持續如此之久的關鍵原因。
初步研究結果顯示,該疫苗的有效率為97.5%,這促使剛果、布隆迪、加納和贊比亞批準擴大該疫苗的分發范圍,剛果目前已經接種了近30萬劑該種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19日宣布,一名埃博拉病患從剛果一家診所逃跑,可能加劇埃博拉病毒在這個非洲國家東部蔓延。
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7月宣布剛果(金)的埃博拉疫情構成國際關切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觸發全球衛生緊急狀態。
2020年3月9日,剛果(金)衛生官員曾表示,如果不再出現新增病例,將于2020年4月12日宣布本輪埃博拉疫情結束。
此前據中國日報消息,當地時間10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表示,剛果(金)新發現1例埃博拉確診病例,這意味著剛果(金)政府將無法于下周宣布疫情結束。
原預計,剛果民主共和國可能于4月13日宣布徹底戰勝埃博拉病情,但4月10日,在最后一位患者康復52天后,又出現了新的感染病例。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