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新絲纏角粽,
金盤送,
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又一年
農歷五月初五
端午佳節
愿大家
端午安康
“仲夏端午。端者,初也。”
西晉《風土記》中的記載
可能是“端午”一詞最早的出處
但作為傳統節日
端午節始于春秋戰國時期
迄今已存在了2000多年
是我國首個躋身世界“非遺”的節日
它是歐陽修眼中“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的動人景致
也有著蘇軾筆下“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的古老民俗

此時臨近夏至
日暖而蟲多生
古人稱這天是“惡日”
“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
人們便習慣在這一天沐浴祛病
民間飲雄黃酒或用雄黃酒在小兒額上畫“王”字人們在門口掛艾草、菖蒲就像貼上一道靈符都是為了消災避疫、驅邪避蟲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端午濃縮了人們遵從自然律令
趨吉避害的生活智慧更蘊含著深厚的民族精神
有人說端午是為了紀念楚國名士屈原他于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而死百姓紛紛到江邊憑吊習俗流傳至今
有人說端午與東漢孝女曹娥有關傳說曹娥見父親溺水遇難也在五月五日投江孝義感天動地后人便在每年此時紀念她
還有人說吳王夫差罔顧輔臣伍子胥諫言聽信奸臣挑唆,賜其自殺并于五月五日投尸江中江浙之地遂逆濤競渡,追憶冤魂紀念舍生忘死直言納諫的伍子胥
無論端午的起源是哪一說這一天中國人追先懷古都是對歷史先賢的致敬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就在這代代傳承中綿延千年

端午日
人們最愛看的是劃龍舟
吼一聲,鑼鼓喧天
劃一槳,歡呼雷動
人們認為龍舟滑過的水是“大吉水”
可以洗去霉氣,帶來好運
端午日
人們最鐘情的美味是粽子
如今更是腦洞大開
蔓越莓水晶粽、辣條粽、
榴蓮粽、泡椒粽、鮑魚粽……
只有你想不到
沒有做不出來的
端午正值仲夏
日暖綠濃,萬物生長
每個人都充滿了力量
我們的生活也是這般
斑斕多彩、熱氣騰騰
今天
你是已經回到家中陪伴親人
還是仍在異鄉想念故鄉
每一個傳統節日
我們都會因為團聚或思念
而心生力量
“端”有開頭、初始之意
愿你盡享端午小長假的悠閑輕松
在假日后抖擻精神
再出發!
來源:人民日報微信(ID:rmrbwx)
本期編輯:胡洪江、趙雅嬌 實習生:陸君旖
覺得好看,請點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