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惹了不少的事情,在多地的邊境和多個國家展開了對峙,其中包括了尼泊爾,巴基斯坦等等。根據《印度快報》在最近的報道,因為最近印度大量的在邊境屯兵,國防部為了給前線的陸軍部隊增加補給,已經和防彈衣制造商和一些防護裝備的廠商取得了聯系,向前方派發了大約二十萬件防彈衣。但是這一批二十萬件的防彈衣在制造的過程中絕大多數使用的都是從中國進口的原材料,其中一份較大的合同就是SMPP公司在2017年的訂單,現在SMPP公司也正在向印度的陸軍提供18.6萬件防彈衣。但是當陸軍前線的士兵拿到了新到手的防彈衣之后,在欣喜的拆開防彈衣的包裝的時候不知道他們是否會注意到中國制造的字樣,這樣的畫面可能印度的官兵也會覺得有些尷尬吧。
其實,拿到中國制造的防彈衣也沒有什么好大驚小怪的,我國早就已經有了一個外號叫做世界的工廠。而單單是防彈衣這個產品的話,國際上也有很多的國家經常從我國訂購防彈衣,因為我國制造防彈衣的技術也已經是非常的精湛。而且,放眼全球,很多國家制造防彈衣所需要的原材料都是從我國進口的,我國在防彈衣這個產業中是屬于上游的水準。制造防彈衣的原材料領域,特別是防彈衣上的插板,我國的產品在整個國際市場中已經占據了90%,我國的原材料已經幾乎壟斷了這個防彈衣的領域,這也就同時意味著印度不可能完全靠自己制造出一款可以給邊境戰士穿上的防彈衣。
而且連印度的SMPP公司自己也不得不承認我國的原材料具有很多的優勢,我國提供的商品對于印度來說就是物美價廉,原材料的品質很高但是價格也美麗。而且印度因為軍隊人數很多,是屬于需要大量的采購防彈衣的那一種國家,這樣一來的話,如果大批量的從中國采購原材料在采購成本上也會出現很大的優勢。放眼國際市場,在同級別的防彈衣水平中,我國提供的產品的價格大概在兩百美元,而美國同樣產品提供的價格卻是五百美元。這樣低了一半的價格優勢,是任何國家和任何企業都沒有辦法抵擋住的誘惑。
因此,印度的國防研究和發展組織之前的負責人V·K·薩拉斯瓦特曾經多次建議不要使用中國提供的物資來制造印度的戰略部門所需要制造的戰略物資,不僅僅是一些防彈衣,還有一些電子通訊設備和防護裝備。但是,中國的產品對于印度而言卻是最好的選擇,印度幾乎找不出一個國家可以提供中國一樣價錢一樣品質的產品,如果印度強行要和其他的國家展開合作的話,對于印度這樣需要大量采購的國家而言首先要面對的即使成本的大量上升,還有就是除了中國這個世界的工廠,其他的地方也很難在短時間之內制造出這么大量的防彈衣。
?
現在各個產業之間都已經開始逐步的全球化,而中國作為一個制造業大國源源不斷的在向國外輸送著我們制造的產品。美國的F-35系列戰斗機算厲害了吧,可是這么強大的美國依舊承認過在F35上出現了部分中國生產的零配件。所以,連美國都沒有辦法完全的從生產上繞過中國,更何況是印度呢?所以印度前線的士兵可以在穿上中國制造的防彈衣和啥也不穿憑借肉體在前線穿梭中做出一個選擇,而依靠我國目前在防彈衣行業中的壟斷地位,印度想要完全的繞開中國是不可能的。就是不知道印度的士兵這一次會不會抵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