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犧牲最高級將領,妻子絕食7天而亡,他們子女今何在?
在抗戰的過程中,不光是我們受到壓迫,還有很多能人志士進行反抗,但是因為武器裝備的懸殊,還有國內的一些形勢非常復雜,所以才一直拉扯了八年才結束,最開始的時候尤其很艱難。
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隊伍了,就是這個隊伍發動了整個戰爭的開端,也就是我們所稱呼的“板垣師團”,這個隊伍里,和我們國家的軍隊發生過很多次的摩擦。
首先是平型關的戰役,還有臺兒莊以及昆侖關的戰役,總的來說就是在整個戰爭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這支隊伍其實完全算得上是這場侵略戰爭中的主力隊伍,他們和我們之間也確實發生過很多的故事。
在臺兒莊戰役的時候,距離它不是很遠的山東臨沂面臨著很嚴重的問題,已經到了快要失守的地步,兩路日本軍隊已經虎視眈眈地像臺兒莊進發,于是李宗仁得知了消息之后迅速對戰事進行了調整。
還有一位將軍不得不提,他就是曾經在七七事變中被眾位媒體愿望,扣上漢奸帽子的張自忠,這個時候他決定做點什么一雪前恥,想為自己正名,也讓自己麾下的西北軍擺脫不好的名聲。
于是他就帶領著自己的隊伍在臨沂附近埋伏了一晝夜,就是為了伏擊敵軍。
并且還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了戰略,從兩個方向進行攻擊,并且不是從正面進攻,因為這樣會損失很多,所以算是智取。
這樣的方略果然奏效了,敵軍沒有想到張自忠的軍隊在自己的側后方進行伏擊,他們被西北軍打得落花流水,不過敵軍也并不是吃素的,畢竟是身經百戰的日軍主力部隊,所以遇到這種事情之后很快就反應了過來,很快就抽調了幾個大部隊,迂回著發起了反攻。
而張將軍也已經想到了這樣的局面,畢竟他也是身經百戰的,多次和日本軍隊打交道,日本軍隊對于這位將軍也是很了解的,他比較注重士兵的近距離戰斗能力的培養,畢竟日本的裝備精良這個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不能硬碰硬,于是張自忠就另辟蹊徑,找到自己隊伍的長處還有敵人的短處。
這下就派上了用場,雙方在這次的戰斗中展開了激烈的肉搏,雙方的傷亡程度也都相近,都非常慘重,很多連長和排長級別的軍人都在這場戰役中死亡了。
有親歷者回憶說,當時的場景簡直就是血流成河,旁邊的草木都充滿了血腥的味道,就好像整個天地都是血一樣。
這場惡戰一直經歷了三天三夜,不光是張自忠自己的隊伍,這個時候的臨沂城里面的主力部隊也已經調整好了,也出現在了戰場上,配合著之前的隊伍就變成了三股力量一起和日軍抗衡。
就這么下去又過了兩天,整整五天的血戰,讓張自忠還有他的隊伍徹底擺脫了賣國賊得而稱號。從此也就一發不可收拾,一舉在之后的很多戰役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只不過不幸的是,在1940年的一次會戰中他寡不敵眾,壯烈犧牲。更為感人的就是他的夫人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后非常悲痛,于是傷心地絕食了一個禮拜去世了。兩個人感天動地,被合葬在了一起。
張自忠夫妻兩人去世,他們留下了3個兒子1個女兒,他們分別是長子張廉珍、次子張廉靜、女兒張廉云、三子張衛國。
他的4個孩子各有出息,其中名氣最大的要數唯一的女兒張廉云,曾當過北京政協副主席,一直專注教育工作,如今張廉云已95歲高齡的退休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