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案》,根據規定任何與俄羅斯、伊朗以及朝鮮展開重大交易的國家都將受美國制裁。相比美國針對俄羅斯之前的制裁,這份法案擴大了對俄行業的制裁范圍。近日,因印度購買俄式戰機一事,輪到印度被制裁了。此舉恐怕讓印度總理莫迪也沒料到,美國突然會來這一招。
環球網4日報道,印度將花費14億美元購買俄羅斯33架戰斗機。消息一出,美國立馬炸毛了,如果印度不考慮放棄購買俄制武器,將可能招來美國的制裁。據印度《經濟時報》報道,印空軍計劃從俄羅斯購買33架戰機,其中12架蘇-30MKI、21架米格-29,印空軍希望能在2022年接受這批戰機。印度國防采購委員會在會議上,將劃分51億美元為印度軍隊實施武器現代化方案。據悉,12架蘇-30MKI可能由印度生產,而21架米格-29則在俄羅斯生產。
印度看似與美國同流合污,卻總在購買武器一事上與美國背道而馳,這意味著美國的警告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此前,印度購買俄S-400防空導彈系統時,美國警告威脅印度放棄購買俄S-400導彈,但印度仍然一意孤行與俄羅斯簽下了合同。時任印度國防部長西塔拉曼表示,《以制裁法反擊美國敵人法案》是美國的法律,不是聯合國的法律。我國軍事專家杜文龍分析指出,印度不會因美國威脅而放棄購買俄制武器,印度并不是看重飛機的質量,而是誰交貨快就買誰的,因為他們十分著急提升其空戰能力。
最重要的一點,美國想把購買俄羅斯武器裝備的用戶都搶走,如果成功阻止印空軍購買俄戰機,美國就能名正言順的將F-16賣給印度。此前一位航空專家表示,印度應該多買法國制造的“陣風”戰機,而不是米格-29和蘇-30MKI。這位專家認為,俄制戰機不合適用于山地巡邏,特別是蘇-30MKI。值得一提的是,購買美國的武器裝備可沒想象中的簡單,買走技術的同時,要簽下一份“賣身契”,此后要聽從美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