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中國內部有一個省份叫內蒙古,而在中國的外部向北還有一個國家叫蒙古,有時我們也會稱它為“外蒙古”,那么他們是怎么稱呼我們的呢?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讀過《中國通史》的人也許看到過這樣的記載,清朝滅亡之前,那片地區統稱“蒙古”,沒有什么“內蒙古”和“外蒙古”之分,那一整片土地都是屬于中國的。
然而好景不長,由于清政府貪污腐敗,清朝很快滅亡。
滅亡后,當時的沙俄公然支持“蒙古”的獨立。
清政府雖然無能,但也不想背負天下的罵名,讓中華丟失那么大一片土地,因此也一直沒有同意。
事情的轉折發生在1945年,當時蔣介石政府簽訂了一份條約,該條約稱允許外蒙的人民進行公投,然而投票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外蒙絕大多數的人都想要獨立。
獨立以后,蒙古國對于中國也不是非常友好的。
去過那里的人可能知道,他們對于中國的稱呼也不是非常的尊重,他們用“胡扎”這個稱號代指中國人,當然這也是中國的代稱。
百度一下,你會發現,這可不是什么好詞匯,在蒙語中的含義更是惡劣低俗。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蒙古國對我們國家存在著不小的敵意。
但是也有人說不是這樣的,有人認為“胡扎”一詞源于山西的方言“伙計”,但“伙計”在這里也并非善意。
相傳,在清朝時期有很多晉商做起了跨國生意,不少人去了蒙古。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這些人頭腦聰明,經常用一些坑蒙拐騙的小伎倆賺取了不少金錢。
從此,蒙古人對于中原人的印象便不太好了,甚至十分厭惡,于是就用“伙計”來指代愛耍小聰明的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