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馬克.吐溫說過“歷史并不重復,只是押韻。"今天我們所有發生過的事情,在歷史上都發生過,也會在未來某一個時刻發生。但是研究歷史,并不是去尋找一個簡單重復的"圣杯"。比如說,每一次美聯儲降息,都會對應市場不同的反映,有時候大漲,有時候大跌。背后的原因是,每一次歷史都是不同背景。
我們今天分享一篇特別好的報告,來自獨立研究機構Ned Davis Research。這篇報告將美國股市和經濟從1871到2019年的發展,做了一張張不同的走勢圖。每一個十年中股市的波動,都對應到當時的重要事件。這一張張圖,如同宏大的歷史畫卷,讓我們從一篇報告中能夠基本上了解美國經濟在過去150年的發展和變化,每一次的范式轉移。學習歷史,也是對未來做投資最好的幫助。我們將報告切割成4個部分,今天推送的是第三部分:1980到1999年美國經濟和政治的黃金二十年,我們會看到了我們歷史上最長一輪牛市誕生的歷史背景。
1980-1989
里根經濟學:股市(以及雅皮士)的起落
1980年2月14日,亨特兄弟(Hunter Brothers)試圖壟斷白銀市場。
1980年2月14日-3月27日,道瓊斯工業指數跌了15.9%。
1980年4月21日,道指跌至低點759.13,下跌16.4%。
1980年8月1日,克萊斯勒在4月至8月損失了5.361億美元,是美國汽車制造商有史以來最大的虧損。
1980年10月28日,福特報告虧損5.95億美元,是美國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虧損。
1980年11月4日,里根(RonaldReagan)當選總統。
1981年1月15日,貸款委員會授予克萊斯勒紓困方案,但設定新的條件;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政府和供應商做出讓步。
1981年3月30日,里根總統遭遇槍擊。(原文為1月30日,查閱資料修正日期)。
1981年4月27日,道指升至高點1024.05,上升34.9%。
1981年8月4日,1981年《經濟復蘇稅法》通過(將資本利得稅從28%降至20%)。
1981年8月12日,IBM發布個人電腦IBM-PC。
1982年8月8日,紐約證交所交易量首次超過1億股。
1982年8月12日,道指跌至低點776.92,下跌24.1%。
1982年8月13日,墨西哥債務危機。
1983年2月14日,通用汽車和豐田宣布成立合資公司。
1983年11月29日,道指升至高點1287.20,上升65.7%。
1984年1月1日,AT&T被拆分。
1984年1月6日,德士古(Texaco)以100億美元收購蓋蒂石油公司。
1984年12月2-3日,印度博帕爾聯合碳化物(Union Carbide)工廠的瓦斯泄漏造成2000多人死亡。
1985年2月,交易時間從上午10:00–下午4:00更改到上午9:30–下午4:00。
1985年5月,馬里蘭州儲蓄信貸機構的失敗最終導致州存款保險基金和納稅人損失1.85億美元;俄亥俄州和馬里蘭州儲蓄信貸機構的失敗導致了存款保險基金破產。
1985年6月5日,通用汽車出價500萬美元收購休斯飛機公司。
1985年8月,FSLIC(聯邦儲蓄和貸款保險公司)保險基金只剩下46億美元;主席格雷試圖在國會為FSLIC注資爭取支持。1986年,GAO(美國政府問責署)估計保險基金的損失約為200億美元。
1985年12月11日,通用電氣收購了RCA(美國無線電公司),這是石油行業以外最大的企業合并。
1986年4月15日-16日,美國轟炸利比亞,民意調查顯示77%民眾支持該行動。
1986年4月15日和21日,道指升了2.6%。
1986年7月,LTV鋼鐵公司申請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破產。
1986年11月18日,伊萬·波斯基(Ivan Boesky)對內幕交易認罪。
1987年1月8日,道指第一次突破2000點(2000.25)。
1987年3月3日,通用汽車宣布將回購20%的股票。
1987年4月,德克薩斯州儲蓄信貸機構的損失占全國所有儲蓄信貸機構損失的一半以上。
1987年4月,美林以42.3億美元收購博格華納。
1987年4月,在與Pennzoil公司就收購蓋蒂石油公司無法達成協議后,德士古(Texaco)申請破產。
1987年5月,摩根士丹利以27.4億美元收購Burlington Industrials。
1987年8月25日,道指升至高點2722.42,上升150.6%。
1987年10月19日,道指跌至高點1738.74,下跌36.1%。
1987年10月19日,道指下跌22.6%,交易量6.04億股,為歷史上最大單日百分比跌幅。第二天,交易量達到6.08億股。
1987年12月,紐交所的股票交易量首次超過5億。
1988年3月17日,FirstRepublic銀行倒閉,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支付了10億美元。
1988年10月,菲利普·莫里斯(Philip Morris)以13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卡夫食品。
1988年12月21日,泛美航空103航班在蘇格蘭洛克比上空爆炸。
并購概要
- KKR以247億美元收購煙草巨頭RJR Nabisco。
- 制藥公司百時美(Bristol-Myers)以125億美元收購施貴寶(Squibb)。
- Beecham Group以83億美元收購Smith-Kline-Beckman(史克必成制藥公司)。
- Grand Metropolitan(英國食品飲料公司)以55億美元收購Pillsbury。
- 陶氏化學以55億美元收購Marion Labs。
1989年2月,垃圾債市場規模達到2050億美元,而1983年是430億。
1989年3月24日,埃克森·瓦爾迪茲(Exxon Valdez)油輪在阿拉斯加威廉王子灣(Prince William Sound)沿海泄漏了1080萬加侖的石油。
1989年12月20日,美國向巴拿馬派遣部隊驅逐諾列加將軍。
1980-1989
經濟數據
1980年1月,黃金上漲至每盎司800美元以上。
1980年1月4日,卡特總統停止了對蘇聯的谷物出口,以報復其入侵阿富汗。
1980年3月14日,卡特總統宣布削減130億美元的預算,以實現預算平衡。
1980年3月,CPI同比增長達到高點14.7%(自194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1980年3月,頒布了《存款機構放松管制和貨幣控制法》(DIDMCA),從而使美聯儲對非成員銀行有了更大的控制權。
1980年4月2日,意外收獲利得稅法簽署。
1980年4月25日,美國營救伊朗扣留的人質失敗。
1980年5月2日,化工廢料危害導致710個家庭從紐約的拉夫運河被疏散。
1980年12月15日,最優惠利率(prime rate)達到創紀錄的21.5%。
1981年,艾滋病第一次被發現。
1981年1月21日,美國在伊朗的人質獲釋。
1981年2月5日,里根總統表示,我們在繼承了“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混亂”。
1981年2月18日,里根總統表示,他將減稅并減少預算赤字。
1981年3月31日,美國GDP達到3萬億。
1981年4月14日,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完成首航返回。
1981年5月5日,美聯儲將貼現率提高100個基點至創紀錄的14%。
1981年7月,黃金下跌至每盎司400美元。
1981年7月29日,里根總統的25%減稅政策獲得批準。
1981年9月30日,美國GDP同比增長14%至3.18萬億美元。
1982年3月31日,第一季度企業利潤暴跌。
1982年3月31日,工會組織Teamsters同意重大工資讓步。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軍隊占領了福克蘭群島。阿根廷于1982年6月14日向英國投降。
1982年11月10日,蘇聯領導人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Leonid Brezhnev)去世。尤里·安德羅波夫(Yuri Andropov)繼任。
1982年11月-12月,失業率最高達到10.8%。
1982年12月31日,《儲蓄機構法案》(《加恩一圣·杰曼法案》)實施,從而放松了對儲蓄信貸機構的監管。
1983年3月8日,里根總統宣布蘇聯為“邪惡帝國”。
1983年3月,OPEC歷史上首次下調油價(基準為29美元每桶)。
1983年3月,引入了新的立法以使社會保障健康。
1983年4月18日,美國駐貝魯特大使館被炸。
1983年7月25日,華盛頓公共能源供應系統(WPPSS)債券違約,是歷史上最大的市政債券違約。
1983年9月1日,蘇聯擊落了韓國客機。
1983年10月24日-11月7日,道指跌了2.7%。
1983年10月23日,美國在貝魯特的海軍陸戰隊營地遭到轟炸。
1983年10月25日,美國入侵格林納達。
1984年1月25日,里根總統宣布“美國回來了,站得很高……”,并提出了在未來三年內將聯邦赤字減少1000億美元的目標。
1984年3月31日,美國GDP同比增長2.6%至3.8萬億美元。
1984年6月,平均房價超過10萬美元。
1984年7月12日,沃爾特·蒙代爾(Walter Mondale)選擇杰拉爾丁·費拉羅(Geraldine Ferraro)作為他的競選伙伴(首位女性成為副總統候選人)。
1984年7月26日,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用45億美元救助了Continental銀行。
1984年11月6日,里根總統贏得總統大選,票數為522:13,破紀錄贏得了49個州的選舉人票。
1984年12月31日,美國GDP達到4萬億美元。
1985年1月,美國現在是債務國了。
1985年1月25日,美國報告1984年貿易逆差為1,233億美元;美元匯率在2月達到峰值。
1985年3月10日,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成為蘇聯秘書長。
1985年3月12日,美國和蘇聯開始軍備控制談判。
1985年3月15日,俄亥俄州的71家銀行關閉以停止銀行擠兌。
1985年6月5日,眾議院投票通過對南非的經濟制裁。
1985年8月27日,由于種族動蕩,南非暫停了股票和貨幣市場的交易。
1985年12月12日,簽署了Gramm-Rudman-Hollings赤字削減法案。
1986年1月28日,宇宙飛船挑戰者號爆炸。
1986年4月26日,蘇聯切爾諾貝利發生核事故。
1986年6月11日,眾議院批準使用軍事力量遏制非法毒品進口。
1986年6月,美國債務超過2萬億。
1986年8月,油價下跌至10.77美元每桶。
1986年9月30日,美國的聯邦債務上升至GDP的47%(4.5萬億美元)。
1986年11月30日,里根政府秘密向伊朗出售武器以換取人質事件被曝光。
1987年1月14日,美元兌德國馬克跌至六年來最低,以減少美國貿易赤字。
1987年2月20日,巴西停止償還外債。
1987年4月23日,所有短途航班(少于兩個小時)均禁止吸煙。
1987年6月2日,艾倫·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接替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擔任美聯儲主席。
1987年9月,美國開始流行抵制日本產品。
1987年11月18日,伊朗反對派報告指責里根總統。
1987年12月8日,美國和蘇聯簽署了第一個減少導彈條約。
1988年2月5日,巴拿馬諾里加將軍被美國起訴走私毒品罪。
1988年3月,失業率達到8年新低。
1988年6月,50年來最嚴重的的干旱導致食品價格上漲。
1988年6月30日,美國GDP達到5萬億美元。
1989年2月6日,儲蓄和貸款協會援助估計達1000億美元。
1989年9月22日,颶風雨果(20年以來最嚴重的風暴)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1989年10月21日,舊金山地震導致300億美元損失。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墻倒塌,德國開始統一。
1989年12月31日,失業率達到5.3%的最低點。
1990-1999
“新模范”:十年長牛和互聯網的興起
1990年2月5日,RJRNabisco以市場條件不佳為由,推遲發行12.5億美元的垃圾債券。
1990年2月14日,Drexel清算并申請破產。
1990年7月16日-17日,道指達到高點2999.75,上升72.5%。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1990年8月2日-10月11日,道指下跌17.4%。
1990年8月7日,道指跌了93.31點。早上有十多只股票未能開始交易。
1990年8月23日,原油超過30美元每桶,是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最高的收盤價。
1990年10月11日,道指下跌至2365.10低點,下跌21.2%。
1990年11月21日,美元匯率跌至十年來最低(美聯儲即期美元指數為81.52)。
1991年1月4日,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新英格蘭銀行。
1991年1月8日,泛美航空申請破產。
1991年1月16日,聯合國聯盟襲擊伊拉克。
1991年1月17日,戰爭的新聞使道指上升4.6%。
1991年1月25日,投資者調查:33.6%投資者看漲(1991年低點)。
1991年2月4日,市場廣度信號強勁(10天跌幅之比超過1.91 =廣度上升,是買入信號)。
1991年2月27日,海灣戰爭結束。
1991年3月1日,投資者調查:58.6%投資者看漲(1991年高點)。
1991年4月17日,道指第一次超過3000點(3004.46)。
1991年6月12日,大板開始盤后交易時段。
1991年7月,垃圾債券收益從1月19.6%跌至14.3%(1991年的低點)。
1991年8月9日,所羅門兄弟(Salomon Brothers, Inc.)因國債拍賣違規被調查。
1992年3月5日,穆迪下調IBM評級,由Aaa下調至Aa。
1992年4月13日,芝加哥期貨市場因為洪水關閉。
1992年6月24日,最高法院為針對煙草公司的人身傷害訴訟開辟了途徑。
1992年7月16日,羅斯·佩羅(Ross Perot)退出總統大選。
1992年8月18日,日本財長評論日經指數下跌:“這是我們金融體系在戰爭以來遇到的最
嚴重危機”。
1992年11月,紐交所日均交易量超越2億股。
1993年1月11日,前總統候選人羅斯·佩羅(Ross Perot)推出了一個新的組織“我們團結起來支持美國(United WeStand America)”。
1993年1月,第一只ETF誕生。
1993年6月26日,美國巡航導彈襲擊巴格達,以報復對前總統老布什的暗殺未遂事件。
1993年7月20日,迪士尼開始出售100年期國債。
1993年9月22日,克林頓總統宣布了他的全民保健計劃。
1993年11月22日,克林頓總統干預了美國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的罷工,鼓勵雙方重返談判桌。
1993年11月24日,經過七年的討論,國會通過了《布雷迪法案》,以限制槍支的購買。
1994年3月10日,AMD(超威半導體公司)在侵犯英特爾專利上證明無罪。
1994年3月28日,原油價格下跌至五年來低點。
1994年5月4日,中央銀行出手拯救美元。
1994年6月21日,在貿易爭端的談判中,美元兌日元跌到了二戰以來的最低點。
1994年7月5日,在經濟制裁的威脅下,中國同意打擊侵犯版權的行為。
1994年10月11日,俄羅斯盧布兌美元匯率下跌了21.5%,稱為“黑色星期二”。
1994年11月22日,沙特阿拉伯因為現金短缺,故意暫停石油生產以試圖提高石油價格。
1994年12月1日,加利福尼亞州橙縣(Orange County)意外地宣布其高杠桿投資組合的價值下降了15億美元。
1994年12月20日,墨西哥比索跌幅超過12.7%。墨西哥政府隨后不惜一切代價維持匯率穩定。
1995年1月3日,美國和中國貿易戰即將開打。克林頓總統威脅說,如果中國不停止軟件和媒體盜版,將對中國征收100%的關稅。
1995年1月23日,葛蘭素史克(Glaxo)出價141.5億美元收購WelcomePLC,成為全球最大的處方藥公司。
1995年2月2日,英特爾將奔騰微處理器的價格降低了39%。
1995年2月23日,道指第一次突破4000點。
1995年7月19日,科技股因英特爾低于預期的業績和微軟向分析師發布一份糟糕報告而暴跌。
1995年10月23日,通用汽車以超過10億美元的價格擊敗福特,開始在中國生產轎車。
1995年11月21日,道指第一次突破5000點。
1996年1月5日,零售商錄得1990年以來最差的假期銷售額。
1996年3月12日,AT&T的朗訊(Lucent)申請了有史以來最大的IPO。
1996年10月14日,道指第一次突破6000點。
1996年12月16日,波音同意以133億美元的收購競爭對手麥道的股票。
1996年12月31日,格林斯潘警告股市“非理性繁榮”。
1997年1月30日,通脹掛鉤債券首次發行。
1997年2月13日,道指第一次突破7000點。
1997年3月27日,加拿大礦業公司Bre-X的股票暴跌83%,此前有報道稱Bre-X發現全球最大的金礦場是虛假的。
1997年7月2日,泰銖兌美元貶值20%。
1997年8月3日,15天內UPS有18.5萬員工罷工,使該公司癱瘓。
1997年8月6日,微軟投資1.5億美元購買蘋果無投票權股份,以建立業務和財務合作伙伴關系。
1997年9月,Bankers Trust(現在屬于德意志銀行)收購投資銀行Alex Brown & Co.,成為首個收購證券公司的美國銀行。
1997年10月23日-27日,道指在亞洲金融危機中最多下跌了554.26點。
1997年10月28日,紐交所的交易量首次突破10億股。
1998年1月9日,亞洲金融危機使美國股市走低;道指下跌3%,因為市場擔心亞洲金融危機對美國市場產生影響從而引起拋售。
1998年2月2日,標普500指數第一次收市在1000點以上。
1998年2月6日,紐交所實施“斷路器”規則,在道指下跌10%、20、30%的情況下停止交易。
1998年4月6日,道指超越9000點。
1998年7月16日,納指第一次收市在2000點以上。
1998年7月17日,道指上升至高點9337.97,上升294.8%。
1998年8月31日,因為全球金融危機,道指和納指經歷了1987年10月以來最大跌幅的一天。
1998年8月31日,納指下跌至低點7539.07,下跌19.3%。
1998年9月8日,道指和納指經歷了1987年10月以來最大漲幅的一天。
1998年11月30日,埃克森美孚(Exxon)和美孚(Mobil)完成了他們810億美元的合并,從而結束了各種行業中眾多創紀錄的大型合并的一年。
1999年2月8日,飛行員的罷工使美國航空陷入癱瘓,損失了1億美元,取消了7000個航班。
1999年3月29日,道指第一次突破10000點(10,006.78)。
1999年5月3日,道指第一次突破11000點(11,014.69)。
1999年8月24日,一些紐交所和納斯達克的股票開始有盤后交易。
1999年9月7日,破紀錄的媒體合并正在發生。維亞康姆公司(Viacom Inc.)宣布將以356億美元的全股票收購要約收購CBS Corporation,成為第二大媒體公司。
1999年11月1日,道指發生了重大變化,第一次30只成分股一次過換了4只(其中2只來自納指)。
1999年12月9日,VALinux Corp.上市首日的價格上漲了698%,是所有IPO中上漲幅度最大的。
1999年12月31日,雷曼兄弟的政府債券收益指數全年下跌-8.7%,錄得自1981年以來的最差回報。
1990-1999
經濟數據
1987年-1990年,美聯儲放寬了《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
1990年1月4日,巴拿馬的曼努埃爾·諾列加(Manuel Noriega)被美國軍方拘留。
1990年3月12日,立陶宛脫離蘇聯,宣布擁有主權(在波羅的海幾個國家中第一個宣布獨立)。
1990年5月1日,公司合并可以被聯邦法院通過反壟斷訴訟拆分。
1990年5月,儲蓄信貸機構危機造成5億美元的損失。
1990年10月8日,英國決定加入歐洲貨幣體系的匯率機制。
1990年10月10日,油價達到年內高點,40美元每桶。
1990年11月23日,撒切爾夫人辭去英國首相職務。
1990年12月13日,美聯儲取消了對非個人定期存款和歐元美元存款的準備金要求。
1990年12月31日,領先經濟指標連續第五個月下降。
1990年12月31日,169間銀行和211間儲蓄信貸機構在1990年倒閉。
1991年3月1日,老布什總統的民意調查支持率達到了創紀錄的89%。
1991年4月11日,RJRNabisco的股票發行總額為11.3億美元,是自1987年以來美國公司最大的發行。
1991年6月11日,銀行贏得了上訴,使他們可以在全國范圍內出售保險。
1991年7月1日,華沙公約解散。
1991年8月21日,蘇聯政變,戈爾巴喬夫被釋放。
1991年9月30日,美國GDP達到6萬億。
1991年9月30日,美國的聯邦債務上升至GDP的59%。
1991年12月21日,11個蘇維埃共和國同意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
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辭去蘇聯總統職務。
1992年4月29日,在四名白人警察因毆打一名黑人駕駛員而被判無罪后,洛杉磯爆發騷動。
1992年6月30日,衰退正式結束后的15個月,失業率達到7.8%的峰值。
1992年8月24日,颶風安德魯襲擊佛羅里達州。
1992年9月16日,英國放棄了歐洲匯率機制。
1992年11月3日,克林頓贏得總統選舉。
1992年12月7日,老布什總統于簽署了于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1993年2月26日,世貿中心被炸,炸死6人,炸傷1042人。
1993年3月21日,俄羅斯立法機關投票決定剝奪葉利欽的總統權力。
1993年4月19日,在德克薩斯的韋科,51天對峙在大衛教營地結束了,大火燒毀了包括領導人戴維·科雷什在內的80個邪教成員。
1993年6月25日,密西西比河泛濫后,從愛荷華州迪比克到伊利諾伊州開羅的駁船通行距離達583英里。
1993年8月1日,歐洲匯率機制的范圍從2.25%擴大到15%。
1993年9月13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簽署了為期兩年的和平條約。一天后,約旦也效仿。
1993年9月23日,南非議會投票通過,首次允許黑人參與國民政府。
1993年11月1日,簽訂了《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創建了歐盟并建立了歐元。
1993年11月20日,國會通過《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1993年12月15日,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通過了117個國家的國際貿易和關稅協定。
1994年,《瑞格爾社團發展及改良法案》遏制了濫用貸款條款,并放寬了法規以鼓勵私營部門小企業貸款的二級市場交易。
1994年1月7日,洛杉磯遭受了一場嚴重地震,使重要的高速公路癱瘓。
1994年3月3日,克林頓總統續簽“超級301”,與日本進行貿易戰。
1994年4月5日,工會組織Teamsters召喚罷工,影響了7.5萬個貨運司機。
1994年6月30日,美國GDP達到7萬億。
1994年8月12日,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罷工開始。
1994年9月27日,共和黨簽署了“與美國的合同”,承諾進行大規模改革。
1994年10月9日,伊拉克部隊向科威特出發時,美軍向波斯灣部署。
1994年11月11日,微軟首席執行官比爾·蓋茨以創紀錄的3080萬美元購買了達芬奇的手稿。
1995年1月17日,在日本神戶,7.2級大地震殺死了5000多人。
1995年3月31日,棒球大聯盟罷工在232天后結束。
1995年8月24日,微軟推出的Windows 95以滿足用戶需求(第一天的銷售額為7億美元)。
1995年9月28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簽署了一項賦予巴勒斯坦人自治的協定。
1995年10月30日,魁北克獨立未能通過加拿大的全民公決。
1995年11月14日,在克林頓總統否決了債務和支出法案后,美國關閉了許多政府機構。
1995年11月21日,波黑、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之間締結了和平條約。
1996年2月,克林頓總統將電信法案簽署為法律。
1996年4月1日,美聯儲允許銀行控股公司擁有投資銀行分支機構。
1996年5月1日,1996年的《土著美國人住房援助和自決法》獲得通過。
1996年6月18日,中美在版權盜版糾紛中避免貿易戰。
1996年8月21日,1996年頒布的《健康保險可移植性和責任制法案》旨在保護個人及其家人在更換或失業后的健康保險范圍。
1996年8月21日-23日,克林頓總統簽署法案:(1)將最低工資提高0.9美元每小時(從每小時4.25美元提高到5.15美元);(2)給換工作或失業的人提供醫療保險;(3)提高社會福利。
1996年9月30日,美國聯邦債務上升至GDP的66%。
1996年12月31日,美國GDP達到8萬億。
1997年5月1日,18年后,英國工黨重新掌權。
1997年6月30日,英國統治香港的最后一天。
1997年7月,信用違約掉期開始在華爾街交易。
1998年1月,泰銖按美元結算只有其原價值的50%。
1998年5月8日,美國和20個州對微軟提起反壟斷訴訟。
1998年6月15日,原油價格跌至11年來最低,接近11美元每桶。
1998年8月17日,克林頓總統承認與白宮實習生萊溫斯基有“不適當的關系”。
1998年8月17日,俄羅斯允許盧布下跌34%,并延遲償還外債。
1998年8月26日,俄羅斯中央銀行停止支持盧布,并允許其匯率暴跌。
1998年9月22日,著名的對沖基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從AIG、高盛和億萬富翁巴菲特那里獲得了35億美元的救助。
1998年9月30日,到本財政年度結束時,盈余約為7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1998年10月12日,國會通過了《數字版權法案》。
1998年11月15日,煙草公司同意向46個州支付超過2000億美元,以解決與吸煙有關的疾病引起的訴訟。
1998年12月10日,根據WTI原油現貨價格,油價觸及27年來的最低點(10.73美元)。
1998年12月31日,美國GDP達到9萬億。
1999年1月1日, 11個歐洲國家推出了共同貨幣——歐元。
1999年1月13日,在巴西政府停止支持雷亞爾并允許其自由貿易后,貨幣貶值了30%,有效地實現了貨幣貶值。
1999年2月12日,克林頓的彈劾審判是自1868年以來第一個以無罪釋放告終的。
1999年4月20日,在科羅拉多州哥倫拜恩的哥倫拜恩高中,學生殺死15個人。
1999年5月,《格拉姆-里奇-布萊利法案》推翻了《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后者不允許銀行的控股公司擁有其他金融公司)。
1999年7月22日,眾議院共和黨通過大幅減稅,以223比208票的投票結果批準了下一個十年減少7920億美元的預算。
1999年11月7日,聯邦法官裁定微軟是掠奪性壟斷者。
1999年12月31日,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突然辭職,任命普京為繼任者。
1999年12月31日,與普遍的看法相反,2000年(Y2K)計算機日期轉換對世界計算機系統影響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