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鐵錘杰克
紅2、6軍團在湘鄂川黔蘇區接連取得兩次反“圍剿”勝利后,兵力增至2.1萬人,實力大增。可在當地僅存這么一支主力紅軍,加上蔣軍又在策劃更大的“圍剿”攻勢,而湘鄂川黔險惡的地形、水土,既不利于紅軍大兵團機動作戰,也不利于發展,兩個軍團的首長討論后,決定主動放棄蘇區,伺機與紅一紅軍、紅四方面軍會合。
1935年11月19日,紅2、6軍團分別從桑植的瑞塔普、劉家坪出發,開始實施戰略轉移。
近半年的行軍后,1936年4月,兩個軍團翻過雪山,進入藏區中甸,隨即分兵兩路向甘孜挺進。
由于作戰勇猛,早在湘鄂川黔根據地時,彭清云便已晉升為紅16師47團營級教導員。長征開始前,他又被調入紅18師政治部擔任組織科科長一職。
紅軍在進入中甸后,卻陷入了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沒糧可籌。因為當地的藏族土司、頭人受到蔣氏的脅迫、宣傳,認為紅軍是“妖魔鬼怪”,紛紛領著自家的牛羊逃之夭夭。不明真相的藏族百姓,也把自家里僅有的一點余糧藏了起來,隨后躲進山中。
進了藏區,紅軍想籌糧,卻又找不到人。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藏民,卻因語言不通,交流困難。一不留神,人就不告而別。身為組織科科長,彭清云的壓力可想而知。
為確保部隊順利通過草地,18師政治部主任余立金命彭清云擔任師直屬“挖糧隊長”,領著警衛連到遠離駐地的地方四處挖糧。
彭清云領著戰士們四處“開洞”,還真就挖出了糧食。在一個逃跑的土司家里,眾人發現了藏在地下的數百斤青稞。好久沒吃上糧食的戰士,個個條件反射般地伸手就拿,拿完一把后直接往嘴里塞。
青稞還沒咽下肚子,就聽見背后一聲呵斥:“把青稞放下!”一看,原來是彭科長,戰士們紛紛放下了手中的糧食。
望著青稞,彭清云自己的肚子也咕咕叫了起來。但他克制住自己的食欲,緩和了一下口氣,對戰士們說:“為了能夠北上走出草地,我們的戰友是忍饑挨餓,在前線浴血拼殺。而首長們更是既要指揮又要打仗,身上的擔子可想而知。我們是組織派來找糧食的,要是把這些糧食分了,我們的戰友怎么辦,首長怎么辦?試問一下,我們這樣的舉動,對得起那些犧牲了的戰友,對得起‘為窮人打天下’的紅軍稱號嗎?”
聽完此話,年輕的戰士們低頭不語,好一會才說:“彭科長,我們錯了。”
彭清云沒有多加責怪:“也怪我不好,事先沒有和戰士們說清楚。知錯就改就是好同志,咱們現在就把這糧食往回挑!”
彭清云(1918-1995),江西永新人,1955年授少將
縱使肩上有糧數百斤,也不因自己饑餓而嘗一口。彭清云在鄉親家里留下購糧的大洋后,率警衛連路過53團3營駐地。因天色已晚,戰士們一整天都沒休息,各個餓得前胸貼后背,實在邁不開步子,只能先暫住在3營。
3營干部前來“接風”,彭清云風趣地表示:“你們這里有什么能下肚子的東西嗎?”
“實在抱歉,連野菜湯都沒了。”尹營長回道,他說,“我看彭科長挑了這么多糧食,自己怎么還能餓成這樣啊?”
望著疲憊不堪的彭清云,3營干部讓炊事班為彭科長找些飯食。可翻了半天,一粒米都不剩了。正焦慮之際,3營干部突然發現地上還擺著大半張牦牛皮,高興地對司務長說:“就這牦牛皮,把它洗一洗,燉給彭科長他們吃!”
“這可是咱全營唯一能吃的了,您看……”
“不用看了,老彭我了解,他雖然挑著那么多的糧食,可為了保證部隊不斷頓,他就是餓死也不會吃一口。我們這邊,辦法總比困難多,先這么辦!”
過了一會,香噴噴的牦牛皮上了桌。彭清云實在太餓,狼吞虎咽地將這一碗連湯帶水的牦牛皮下了肚。也許是沒有細嚼,這牦牛皮一進肚子就脹得慌。一開始彭清云沒在意,可肚子脹處越來越疼痛難忍。營長、教導員趕到彭清云的住處,望著痛苦的彭科長,心急如焚。后來,他們心生一計,讓通信員去找醋。可是哪里能找到醋?通信員最后裝來了半盆酸菜湯。彭清云喝下這半盆酸菜湯,立馬是一陣下泄,脹痛好多了!
彭清云得救了,他餓著肚子挑糧食,為戰友們著想的故事,在紅軍中傳開,成為一段佳話。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