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印邊境一直比較熱鬧,雙方發生接觸的加勒萬河谷地區雖然說是個"河谷",但是它是在青藏高原上,所以海拔在4500到5000米之間,這么高的海拔空氣含氧量只有內地的大概六七成,這就導致各種機器的效率都有嚴重的下降,所以在這種高原山地,那些平原上跑來跑去的機動車輛可能就沒那么好用了,要論高原山地啥武器更好用,首選的自然是火炮。
火炮是直接使用發射藥發射炮彈的,它不受高原缺氧的影響,而且高原空氣稀薄,摩擦力減小,火炮的射程反而要比在內地更大,從以前的印巴戰爭也能看出來,高原山地作戰,火炮才是最主要的火力支援武器。那么印度有什么火炮可以懟我們呢?目前印度陸軍的大口徑火炮主要有4種,第一種就是瑞典的FH-77B型榴彈炮、第二種就是和美軍同步現役的M777、第三種是韓國特許印度生產的K-9自行火炮,最后一種是冷戰時期從蘇聯獲取的M46。這四種火炮中前三種都是155毫米口徑,只有M46是130毫米口徑。
印度這幾種火炮目前都各自存在一定的問題,FH-77B是1980年代的火炮,采用的是39倍口徑的身管。這個39倍口徑身管,就是說炮管的長度是火炮口徑的39倍。在軍事上通常以"某某倍口徑身管",簡稱叫"倍徑",來表示火炮的射程和性能。比如說39倍口徑、45倍口徑、52倍口徑,火炮的倍徑越大,火炮的射程越遠。印度的FH-77B只有39倍口徑,火炮最大射程只有24千米,使用增程彈也只有30千米左右,是1980年代的水平,距離現在已經快40年了。而且這是一種牽引式火炮,離了牽引車的話,那就是個死靶子,根本動不了。
印軍的M777也是美軍現役的一種榴彈炮,但是這種炮的問題和FH-77B一樣,也是39倍口徑,射程也是24~30千米。但是M777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它輕!它是美國專門研制的一種超輕型火炮,這樣一門炮連同一個炮兵班外加一個基數的炮彈,可以用1架CH-47"支奴干"型直升機一次性運走,在高原地帶,這種直升機吊運火炮可以部署到牽引車去不了的地方,打完了再用直升機打包運回來,機動性特別好。不過印度的問題是,它買了145門M777,卻只買了15架支奴干直升機,現在交付的只有4架。換句話說,任何時候,印軍最多一次只能調4門炮,多了調不動,因為沒有直升機了。
就當前而言,韓國特許印度生產的K-9自行火炮,應該算是印度手里最好的火炮了,首先這是印度第一款52倍口徑的155榴彈炮,因為倍徑大,所以K-9使用一般炮彈的射程有40千米,比上面倆射程遠多了,如果使用火箭增程彈甚至可以打到50~55千米遠。最重要的K-9是自行火炮,就是那種看起來像坦克的,可以自己開著跑的榴彈炮。所以,K-9火炮射程遠,又可以自己跑路,比上面那倆強得多。
最后蘇制的M-46型130毫米加農炮,這個火炮太老,1949年前后定型裝備部隊的,和我們祖國同歲。所以這個炮的操作比較麻煩,而且射程也只有27千米,130毫米炮彈又不能和其他的155毫米炮彈通用,戰術上還不如FH-77B榴彈炮。
就榴彈炮而言的話,印度基本上不具備優勢,FH-77B、M777、M-46這三種火炮的射程都太近,也不方便調度。唯一能夠跟我軍在高原上比一比的,只有剛剛出廠的K-9自行火炮。不過,在比較火炮的同時還不要忘記了,咱們在阿克賽欽是占地利的,因為制高點都在我們手里,上次印軍晚上摸營就是從下而上的仰攻,所以直接被打了個人仰馬翻。現在懟炮的話,我們居高臨下,印度又是從下往上,即使是K-9從下往上打,射程也受影響。而且這個K-9也有問題,因為整個韓國援建的工廠2018年才正式投產,現在印度手里的K-9自行火炮不超過30門,還要部署在印巴邊境漫長的地段上,根本勻不出幾門炮拿來和解放軍懟。
印度還有一個軟肋是彈藥問題,因為印度自己不能生產155毫米炮彈,1999年印巴希亞臣冰川爭奪戰的時候,印度的FH-77B打到一半沒炮彈了,所有火炮啞火。印度最后不得不以高出市價幾倍的價格,在國外緊急采購炮彈。一直到今天印度也不能自己生產155毫米炮彈,真和解放軍懟炮的話,估計懟不上幾天,炮彈又要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