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中新社·華輿訊 據日本新華僑報報道 這幾日,日本媒體都在集中報道中美兩國同時在南海海域采取軍事行動的事情。從報道的內容來看,日本媒體的觀察點集中在這樣幾個方面。
第一,從特點上進行觀察,指出中美兩國同時在南海海域采取軍事行動是從未有過的“異例”。以往,中美兩國曾有默契——“不對抗,不沖突”,致力于發展長期健康穩定的兩國關系。但是,這次中國方面公布了在南海海域進行“軍事訓練”以后,美國方面也立即公布將在南海海域進行“軍事演習”。這意味著中美兩國的對立在不斷加深。而中美關系的對立,將給周邊地域和國家帶來負面影響。
第二,從規模上進行觀察。美國此次派出兩艘航母參加演習,這在2014年以來還是第一次。這次的演習也是近年來規模最大的。除了兩艘航母以外,還有4艘戰艦參加,但演習的具體時間段和演習的海域范圍并沒有真正做到“公開”、“透明”,也沒有做詳細的公布。而中國軍方這次不僅在南海海域進行軍事演習,還同時在東海和黃海進行軍事演習。中國在三大海域同時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這也是從未有過的“特例”。
第三,從目的上進行觀察。日本媒體認為,針對中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繼續從事軍事活動的做法,美國希望通過使用航母的軍事演習向世界彰顯存在感。在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的3月下旬,美國的航母曾經返回關島,到6月4日才重新開始執行任務。而中國的軍事行動表明,它要在這些海域保持自己的影響力,并不會在美國的壓力下退卻。
第四,表示了日本的憂慮。《日本經濟新聞》在報道中指出,這次,中國在東海海域的演習,出動了東部戰區海軍部隊,其中不僅有導彈驅逐艦,還有兩艘直升飛機。在演習過程中,出現了捉拿“可疑船只”的內容,這很可能是針對日本實際控制的釣魚島。該報道還指出,最近不僅中國公務船巡航釣魚島海域的天數在增加,每次滯留的時間也在不斷增加。7月3日到達釣魚島海域的中國公務船,滯留時間長達30小時17分鐘,這是2012年日本實現所謂的釣魚島“國有化”以來,巡航滯留時間最長的一次,刷新歷史記錄。
我個人認為,日本媒體的報道顯然是有偏頗的。他們只看到了一個“力的顯示”,或者是一個“亮肌肉”的過程,他們忽視了“路徑圖”,一個是遠道而來,一個是在自家門口。
更為重要的是,日本媒體應該認識到,在這些行動的背后,是中國針對美國重塑亞太軍力的整體布局、針對美國優化軍事存在的模式、針對美國重新打造軍事技術的優勢、針對日美軍事同盟關系的升級換代、針對美國利用“規則約束”確保軍事主導權,要發出自己的聲音了。(原標題:焦點:中美同時在南海行動日媒驚呼是“異例”)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來源:日本新華僑報
安卓用戶,可在各應用商店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
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