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最小,盈利最早。
炎炎夏日,同姐姐們一起“乘風破浪”的不止節目,還有股票市值。
在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的“刺激”下,其播出平臺芒果TV背后的母公司芒果超媒沖上“千億+”區間。以市值計,《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后,芒果超媒的市值從939億元邁入千億市值大關,一度逼近1200億。
在今年影視股整體“低勢”的情況下,芒果超媒邁入千億市值大關時一度成為A股市值最高的文化傳媒公司。新浪財經綜合報道稱,當時與A股其他內容公司對比,芒果超媒的市值,約等于近4個萬達電影、3個光線傳媒、9個華策影視、11個華誼兄弟。
作為較晚入局網絡視聽平臺,芒果TV如何在“愛優騰芒”中率先實現盈利?文娛頭版(ID:wenyutouban)從芒果TV發展過程入手,進行回溯。
三份成績單
對于芒果TV而言,這三份成績單值得關注。它們分別出現于芒果TV不同的成長關鍵期——
2017年,芒果TV扭虧為盈,率先實現中國視頻行業盈利,凈利潤4.89億。
2018年6月,芒果TV與芒果互娛、天娛傳媒、芒果影視、芒果娛樂五家公司整體“打包”注入快樂購,正式成為國內A股首家國有控股的視頻平臺。同年7月,快樂購正式更名“芒果超媒”。
圖片來源于芒果超媒2019年財報。
2019年芒果TV年度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5.00億元,同比增長29.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56億元,同比增長33.59%。報告期末,芒果TV付費會員數已經達1837萬,同比增長70.88%;會員收入16.9億元,同比增長102%,報告同時指出會員收入貢獻度提升。
截圖來源于芒果超媒2019年財報
之所以率先實現盈利,離不開兩點原因:背靠湖南衛視,版權成本、營銷成本低;業務、收入結構跟其他視頻平臺存在不同。
從主要業務來看,目前芒果 TV 有四個主要業務。
→第一是互聯網視頻業務。不同于其他平臺片頭的貼片廣告,芒果TV主要以植入廣告為主,這種模式與付費用戶之間的“沖突”相對較小。
→第二是運營商業務。芒果 TV可以與電信運營商/有線電視運營商合作,提供單片訂購、頻道包月/季/年會員等多種付費包,從中獲得收入。同時,芒果TV是湖南廣播電視臺IPTV和OTT牌照的實際運營方。根據2019年芒果超媒財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IPTV業務覆蓋廣東、福建、浙江等31個省級行政區域,覆蓋用戶達1.48億。這點,是“愛優騰”目前無法實現的。
→第三是新媒體互動娛樂與內容制作,主要是內容制作運營、藝人經紀、音樂版權、游戲及IP內容互動營銷。
→第四是媒體零售業務。據2019年芒果超媒財報顯示,平臺結合大數據、長尾會員運營、網紅MCN媒體社交電商等整合營銷方式,實現內容流量的商品化變現。電視購物方面,合理優化有線電視覆蓋,拓展IPTV、OTT渠道,提升綜合運營能力;媒體電商方面,通過藝人合作、挖掘和培養網紅,為商品提供最佳展示的場景,并實現帶貨銷售。
此外,在視頻內容方面,芒果TV一方面依靠自制內容,不太依賴購買版權,另一方面還“擁有”湖南衛視的節目、劇集版權。
背靠“大樹”好乘涼
上述“不同”的形成,離不開芒果TV發展過程的兩個重要發展階段:第一階段依靠湖南電視臺版權節目資源優勢,快速吸引用戶;第二階段依靠內容資源進行生態鏈整合,嘗試進行“自制+版權”的雙向資源輸入升級。
2014年,作為湖南廣播電視臺實施臺網融合戰略計劃重要成果,芒果TV正式被推出。
為了推動芒果TV的發展,2014年4月湖南廣播電視臺宣布,所有原創節目內容不再對外進行互聯網版權分銷,改由芒果TV獨播。雖然這一戰略在隨后幾年發生了變化,但在芒果TV問世之初,對其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014年4月20日與用戶正式見面的芒果TV,彼時全站當日播放量200萬。4月26日,《花兒與少年》在芒果TV全網獨播,首期當日播放量達到了220萬;隨后在6月28日,芒果TV迎來全網單日獨立用戶首個1000萬;7月1日,湖南衛視親子類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2》關聯視頻播放總量突破1億。
此外,彼時湖南衛視在播的《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我是歌手3》《一年級》(系列)《我們都愛笑》等較有關注度和話題度的綜藝節目,都曾在芒果TV全網獨播。
但僅靠獨播是不夠的,試圖與“愛優騰”進行較量,并且在視頻領域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還得具備“自身造血”功能。
早在2014年,芒果TV就展開了自制劇和自制綜藝的嘗試,自制劇《花樣江湖》《金牌紅娘》,自制綜藝《偶像萬萬碎》《歌手相互論》等,都是當時芒果TV在自制內容方面探索的產物。
盡管嘗試自制內容的開端并不算理想,但這卻是芒果TV由“獨播”向“獨特”轉變的開始。
加重“自制”布局
2016年3月播出的《明星大偵探》第一季成為“轉變”的第一個轉折點。
第一季9.3的豆瓣評分幫助芒果TV進一步打開市場,隨后推出的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第五季都維持著“原有配方”,播放量和關注度不輸第一季。
如此勢頭之下,2018年3月,《明星大偵探》的姊妹篇《我是大偵探》在湖南衛視播出,成為網絡視頻平臺“反哺”電視平臺的典型案例。
在此之前,2017年芒果TV參與出品,并在芒果TV播出的劇集《路從今夜白之遇見青春》也成為首部芒果TV反輸湖南衛視的網臺劇。
第二個轉折在2018年。當年7月,隨著芒果TV與芒果互娛、天娛傳媒、芒果影視、芒果娛樂五家公司整體“打包”注入快樂購,快樂購宣布更名為芒果超媒,平臺主營業務也由媒體零售業務轉為新媒體平臺運營、新媒體互動娛樂內容制作,并嘗試形成“版權+自制”的雙向輸入鏈條。
換言之,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共同利益驅動下,芒果TV作為播出平臺方,可以率先甚至唯一獲得來自芒果互娛、天娛傳媒、芒果影視和芒果娛樂四家制作平臺的內容資源。
財報顯示,綜藝節目制作方面,快樂陽光擁有16個綜藝制作團隊,2019年全年自制上線芒果TV的綜藝節目33檔,且多為平臺主流用戶群 “年輕人+女性”較為青睞的綜藝,如觀察類慢綜藝《妻子的浪漫旅行》《女兒們的戀愛》等。
電視劇制作與投資方面,芒果TV共上線30余部自制劇,包括《你好,對方辯友》《陪你到世界之巔》《奮斗吧,少年!》等。而“打包”在一起的幾家公司可以讓芒果芒果TV擁有更多劇集資源,芒果娛樂出品的《激蕩》《初戀那件小事》等劇目口碑及收視表現良好;天娛傳媒出品的《那座城這家人》獲評多個獎項;芒果影視出品的《封神演義》《大宋少年志》也吸引了不少年輕人……
如今,芒果TV又從“獨特”過渡到“獨創”,接下來會還會如何“破浪”?
-END-
輪值主編:依梧
作者:艾洛菲
編輯:圓子彈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