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連夜雨!印度的處境愈發艱難了。
眼下,隨著印度疫情愈演愈烈,確診數已經超越俄羅斯,成為全球第三多的國家。再加上疫情、蝗災以及干旱等危機而引發的經濟嚴重衰退,新德里面臨的壓力急劇升級。
更糟糕的是,即便局勢緊張到了這個地步,印度非但沒有將精力放在處理內部矛盾上,反倒頻頻與周邊國家發生沖突,并向邊境調派了大批兵力,還大肆向美俄法等國緊急采購軍備,儼然一副準備"一展身手"的樣子……
就在印度看似"萬事俱備"的關鍵時刻,邊境地區卻頻頻傳來壞消息,給新德里澆了一盆"冷水"。
據海外網報道,印度安全部隊日前在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遭到一伙武裝分子的襲擊,雙方交火期間,印方3名安全人員受傷,被送入當地醫院。目前,該安全部隊仍舊在該地區開展搜索行動。
無獨有偶,就在該事件發生的前一天,在克什米爾地區執行安全任務的一名印度武裝邊防部隊士兵,在與其上司——一位高級助理副督察發生口角后,持槍將其殺害,而后用同一槍支自盡身亡。
乍一看,這兩起事件除了都發生在印度邊境的克什米爾地區之外,似乎并沒有什么共通點,但要是細細深究,卻能發現印軍內部一個存在已久的"隱患"。
首先,不論是殺害頂頭上司的"熱血"舉動,還是士兵自盡的情況,在印度軍營都不是第一次發生。
根據提交給印度議會的一項數據顯示,在2011年至2018年的時間里,印度三軍共有891人自盡而亡,平均每年約有111名士兵選擇自我了斷。
其次,印度的周邊環境一直不太平,從"印巴分治"開始的70多年時間里,新德里便與巴基斯坦頻頻在克什米爾地區交手,并往往各有傷亡。
再加上,印度周邊還有不少蠢蠢欲動的叛軍與武裝分子,導致其一直沒能實現和平與安穩。最后,由于印度疫情的加劇,以及各種危機的襲來,印度內部的壓力正快速升級,某些蠢蠢欲動的武裝勢力,也開始向印度出招了。不難猜測,類似的襲擊行動,將隨著印度的混亂加劇而升級。
如此一來,印度邊境發生的兩起事件,便能很合理地串聯起來了——印度內部混亂的加劇,將促使其周邊蠢蠢欲動的勢力展開行動;而已經飽嘗70多年戰火的印軍,比誰的都清楚其中苦澀。
換言之,印度軍隊、乃至整個印度,實際都已經對動蕩、戰火產生厭惡了,特別是在從沒有太平過的克什米爾地區。
一直心心念念著將印度打造為國際一線大國的莫迪必須認識到,如今的國際主題早已不是沖突,而且合作與發展,美俄法德等現在都在忙著搞經濟、搞合作,頂多搞幾場聯合軍演意思意思,真正的兵戎相見已經不符合這個時代的主題了。
更何況,"攘外必先安內",印度連內部如此嚴峻的壓力都還沒解決,就想著四處"惹是生非",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得不償失。
印度周邊局勢愈發紊亂,對新德里的考驗便更加嚴峻,同時也更要求莫迪拿出該有的格局與魄力。
若一味悶聲低頭走老路,等待印度的,將是比幾十年前更加慘痛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