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昂山素季是西方代言人,等自己當家才知柴米油鹽貴,覺得務實一點靠譜,然后就跟西方走得有些遠了。最后受到批評了。具體是如何我們可以了解一下。
昂山素季的背景調查,對西方來說可謂根正苗紅。
昂山素季的母親是在有西方背景的緬甸政府工作。且1960年任命為駐印度的大使。昂山素季在當地一所女子學院學習。印度至今還屬于英聯邦,可以說是西方的“私生子”,是西方投放在亞洲的西方民主樣板。
在1963年,18歲的昂山素季在英國牛津大學,攻讀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極具西方思維的一個人。可以說滿腦子應該都是西方的自由、民主思維。之后的表現也證明了這個猜測!
1971年與研究西藏文化的英國學者、牛津大學教授邁克·阿里斯(Michael Aris)訂婚,之后加入英國籍。1972年結婚之后本應該是安靜了,該相夫教子做一個普普通通的女人。但是因為她的背景,父親是緬甸獨立領袖昂山將軍。她在緬甸還是具有很高的威望,經常跟流亡的緬甸異見人士接觸,也經常對緬甸的政治現狀表現出不滿。
1988年3月,昂山素季借母親中風病危回國,告別二子和丈夫,在經過一系列操作。同年9月成立了全緬最大的反對黨——緬甸全國民主聯盟,并且被任命為書記。正式進軍政治了,而緬甸當時是軍政府。礙于輿論壓力對她沒有進行人身傷害,只是在搞了一些對軍政府來講是對國家和平不利的事情進行了軟禁。從1989年-2009年間共經歷了三次軟禁。
第一次軟禁:1989年7月20日,軍政府以煽動騷亂為罪名對昂山素季實行軟禁,她拒絕了將她驅逐出境而獲自由的條件。
第二次軟禁:1996年她被指煽動學生示威再度被軟禁。
第三次軟禁:2000年9月,昂山素季因違反軍方禁令,欲前往北部城市曼德勒再次遭受軟禁。
直到2010年11月13日,昂山素季被釋放!本來按道理這樣一個“劣跡”滿身的人士是無法繼續參政的,但是2011年11月5日,緬甸官方報紙《緬甸之光》首次披露總統吳登盛批準修改政黨注冊法的消息,取消了先前對參政的一些限制條件。這給昂山素季參政鋪平了道路。
關鍵的轉折期是2015年11月8日舉行的緬甸全國大選,在參加大選前2015年6月10日至14日,昂山素季應中共邀請訪華。這兩者連接起來是讓西方大跌眼鏡的一件事情。本來按道理應該建立的是一個親西方的政權,同時可以利用它來給東方大國制造矛盾的,比如當時的菲律賓搞中國可是花樣百出。但是事情的發展超出了他們的控制范圍。以前一直被他們宣傳的“民主斗士”變成了一個務實主義者。為了緬甸人民的福祉開始認真做事,不喊口號。這不是赤裸裸的東方價值觀嗎?
西方世界一下子醒悟過來,自己苦心栽培的民主斗士,就這樣“叛變”了。肯定不開心啊。這也怨不得昂山素季同志,之前在野的時候,批評是很輕松的。畢竟只要動動嘴皮子就行。等到自己當家了,才知道一堆的麻煩事要處理。一點也不像當時想的那么輕松。搞民主、搞自由爽了精神,苦了肚子啊。解決吃飯的事情才是要務啊。就是這樣慢慢的疏遠了西方!
她與西方沖突的最明顯分界點就是羅興亞人事件,2017年8月25日,羅興亞救世軍(ARSA)襲擊了緬甸30余座邊防警局后,招致緬安全部隊大規模的反擊與清剿,當地暴力沖突不斷,導致大量羅興亞難民逃亡孟加拉國。這次事件,令昂山素季遭致西方媒體集體攻擊她。說她是女巫!(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羅興亞人)因為這種做法跟前政府的做法如出一轍,鐵腕手段。
之前說的和現在做的天差地別了。讓西方有一種深深被欺騙的感覺!對此我們只能說現實永遠是理想的毀滅之劍。不管是對西方也好,還是對昂山素季也好。誰先醒悟過來,誰先獲得勝利的先機。
(以上純屬個人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