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牛車網]
雖然2002年的雪來的更晚一些,但對于北京現代在國內的起點來說,還算是挺早的,畢竟趕上了好幾撥熱潮。同年第五代索納塔正式在國內開售,顯然這款車型并沒有被看好,但對它有利的是當年對手的數量還沒有現在這么多。作為現代投放中國市場的旗艦轎車,索納塔第一年就收獲了出色的戰績,盡管在當年17.9-26.5萬元的售價意味著只有小資家庭才能考慮,但仍然有很多買家放棄了雅閣怒提V6版本的索納塔。
不過索納塔真正迎來高潮的是第八代車型,我清楚的記得當年一個小區的鄰居半年的時間提了六七輛“索8”,至于為何八代以后的車型慢慢消沉其實也并非索納塔產品力有明顯短板,原因想必大家也都清楚,我也就不費話了,咱們快點進入正題。至于我為何被“騙”,不好意思朋友們你們還得往下看,如果是急脾氣請直接跳轉到動態方面。
#定價你怎么看?
目前,第十代索納塔已經開啟了預售,而新車也將在本月正式上市。新車的預售價格為16.48-20.58萬元,關于預售價格很多網友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按照往常歷代車型的定價來看,如果這個預售價會變成正式定價,那這樣的價格算是放低了身段,挺給力。
不過大部分網友表達的觀點是:應該的。什么意思呢?大家認為如今的索納塔基于品牌來看,已經無法與大眾、豐田、本田相抗衡,所以如果不重視這個問題依然冒險把定價干到和雅閣持平,那等待的結果肯定不是正向的。
起初在沒有體驗這臺車之前,我的觀點也更傾向于以上,但這兩天試完這臺車以后,我有了很多新的想法,我并不打算再拿品牌說事兒,相信大家也愿意看到出自產品本身的客觀性內容,所以下面我就基于這個頂配不到21萬元的預售價,來為大家分析產品的值與否。
#試駕車型:2020款 270TGDi GLS DCT領先版 預售價:17.38萬元
#還真有點“TNGA架構”那意思
第十代索納塔出自現代汽車的第三代平臺,而第三代平臺的特點和豐田的TNGA架構的理念有些相似,簡單的說就是年輕化和更專注與操控,我們先來談談年輕化。
說到設計,在我個人眼里韓系車特別擅長于這一點,我在拍攝試駕車的過程中,引來了4位路人像我詢問價格,他們共同的一點就是對這臺車的外觀表示肯定。
設計方面,第十代索納塔比上一代車型激進了很多。張揚的前臉以及形似溜背的設計處理的都很精致,用總結的話術來說就是這車能適應不同年輕段的審美,而且對于以大為美的中國消費者來說,至少45°角看上去真的很舒展。
值得一提的是LED日間行車燈為隱藏式設計,未開啟的時候與鍍鉻裝飾條融為一體,就算是貼近了看也很難看出不同,設計足夠巧妙。
車身尺寸為4900/1860/1455mm,軸距為2840mm相比上一代車型在尺寸和軸距方面都有不小的提升。長度增加45mm,寬度增加25mm,高度降低30mm,最后軸距增加了35mm,比雅閣長了60mm。尾部的整體辨識度很高,尤其是車燈,沒有單一的采用時下最流行的貫穿式,而是在此基礎上讓兩側的大燈形成一個回旋鏢式的處理,至于好看不好看就因人而異了。
我們這臺試駕車配的是18英寸輪圈,輪胎尺寸是235/45 R18。全系只有頂配車型配的是19英寸輪圈,但這款輪圈實際看起來因為造型的原因,要比頂配上那款更顯飽滿,編輯部的同事也都是這么認為。
前杠兩側的空氣流通口并不是裝飾,實際是真的鏤空設計,為的是更好的降低空氣阻力,這一般是性能車才會有的設計。
#有點新勢力的感覺了?
這套內飾在眼下看來已經是很主流了,兩塊大屏基本上時下很多品牌都愛這樣用。相比之下,“索十”車內氛圍比較簡潔,物理按鍵能省的都省了,反正現在看來氛圍感要比雅閣、凱美瑞都好不少,智能化程度也更高。
中控大屏和全液晶儀表盤采用的都是12.3英寸屏幕,實際體驗中大屏的流暢度以及分辨率都很ok,內部支持的功能也很全面,包括導航、BlueLink、CarPlay等功能。但這兩塊大屏稍顯不足的地方是比較愛反光,尤其是當一側車身被陽光直射的情況下,反光比較嚴重。
QQ音樂的加入特別給力,這兩天在市區內網絡環境也挺好,隨意在線聽也沒卡頓。像我這種花了3塊錢買下《Mojito》的人也能給副駕駛的同事展示了。
JBL掛牌音響實際聽起來的效果能給個中評,聲色還是十分清晰的,就是低音方面不夠抓人,但咱也不能要求太高,至少比亞洲龍上的JBL要強多了,那套音響系統給人的感覺就像只是貼了個標。
只要使用轉向燈就能激活轉向輔助的實時畫面,而且畫面可直接打到儀表盤上,完成轉向后畫面會迅速切換回正常顯示畫面,整個過程干凈利落,畫面也特別清晰。要比本田那套只有右轉向才能顯示實時畫面的系統好用很多,那個還得低頭看中控大屏,這個直接在儀表盤上能顯示就毫無違和感了。
換擋機構被設定成了按鍵式,自動駐車、駕駛模式切換、啟停等功能的按鍵集中在一起,用起來很順手方便,好評。
換擋機構后邊的儲物盒表現還是挺給力,內部設計了兩個放水杯的水杯槽,不使用的時候可以收起來,這個設計就很實用。
關于空間,前排表現自然是沒啥可說的,后排身高178的體驗者坐著也沒啥毛病,腿部和頭部余量均很給力,比不了邁騰,但至少和雅閣比還是會稍稍寬裕一些。
#四個我認為的槽點
首先是關于儲物空間方面,這是令我不太滿意的一點。兩側門板位置的儲物槽,實際尺寸比較窄,基本上也就能順利放下一瓶礦泉水,前部空間用處不大,放點小東西也不好掏出來。
第二是試駕車上這套座椅,雖然尺寸和質地都還挺給力的,坐起來也挺舒服,但座椅兩側的護翼有點過于平坦,導致在比較激烈的駕駛過程中,駕駛員得不到什么包裹性,簡單地說就是太過家用了,應該再提高一下護翼的尺寸,包裹臀部的兩側也是如此。
第三點可能跟個人習慣有關,剎車踏板的位置比較高且位置比較靠后,而加速踏板的位置又比較靠前,實際用起來駕駛員踩剎車制動的時候需要將右腳的前腳掌向左后方多移動一些,否則會出現卡腳的情況。這個現象我也找來編輯部的兩個同事進行了體驗,第一位同事表示確實前后位置離得有點遠,第二位同事表示能接受。
第四點是空調系統只能通過大屏和語音進行控制,當你剛剛啟動車輛,無論是大屏還是語音助手都有反應的時間,這時候我就不能最快的時間開啟和調整空調,大夏天的是真容易著急。
#咋還出來個1.5T呢?
第十代索納塔出自現代汽車的第三代平臺,也就是最新的平臺,相比第二代平臺在設計和性能方面都有很大提升。第三代平臺的最大特點是會在車身剛性和車身高度方面做出調整,增加剛性降低車身高度,換來更好的駕控質感,這也和豐田的TNGA架構有著比較相似的想法,那么實車能帶來哪些體驗呢?
我拿到的這臺試駕車是1.5T的頂配車型,最大功率170馬力,峰值扭矩253牛·米。與發動機匹配的是7速雙離合變速箱。這臺1.5T發動機大家聽起來還是挺陌生的,有朋友會問,現代的兩款小排量發動機不是1.4T和1.6T嗎?其實這款發動機就是海外版車型上1.6T發動機,發動機本身的細節和設計都沒變,只是排量下降了,目的也是響應國內的消費稅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該發動機搭載了連續可變氣門技術,該技術的核心是在凸輪頂起氣門的時候改變凸輪軸旋轉的角速度,從而讓氣門被頂起的時間產生變化,最終目的是改變氣缸內的進氣量,原理其實和連續可變氣門正時機構以及連續式氣門升程調節還是有所不同的。通過官方給出的信息來看,有了該技術以后,發動機在動力和油耗表現方面有了4-5%的提升,能降低12%的污染排放。
#我靠,1.5T居然讓我這樣打臉!
起完這個小標題可能也意味著我動了鍵盤們的鼠標,讓他們點進了給我發私信的對話框。雖然小標題乍一看就能看出兩層意思,能代表褒義也能代表貶義,但我真的不是想標題黨,事實是這樣的:
首先,我剛拿到的這臺試駕車的時候并不知道這是一臺什么配置的車型,按照以往的慣例,廠家更愿意用高功率的頂配車型給到媒體進行體驗,畢竟配置高、動力好相對可說的內容更豐富,所以當時我默認這就是一臺2.0T版本的試駕車。拿到車后我將近開了四十分鐘才回到公司,編輯部的同事問我,接回來那臺試駕車是啥配置的啊?我想都沒想,還能是啥,2.0T大頂配唄!
然后下午我們一塊拍攝素材的時候我就被打臉了,沒錯,一打開發動機蓋發現不是2.0T......
我覺得這件事兒吧,大家還是別一上來就誤解我的專業知識,聽我一一到來。
#講真,1.5T夠用了
至于我為啥把這臺車當成了2.0T,原因我在上面已經說了。畢竟我沒有開過2.0T版本的車型,而且這臺1.5T發動機的賬面參數也比較平淡,屬于正常水平。另外,7速雙離合變速箱帶來的感受肯定是和8AT有著明顯的區別,但為啥在我駕駛的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里我沒有發現呢?是它太會隱藏了。
1.5T的絕對動力并不弱,從初段開始就能有個非常輕快有力的加速感受,動力響應非常直接,但又不會讓你覺得竄,這樣的調校我個人特別喜歡,上了一天班本就應該舒舒服服的代步回家。我嘗試了幾次中段時候的急加速,加速能力也讓我沒有懷疑它的身份,當我嘗試原地地板油起步的時候,我發現這臺車的動力表現就不是很給力了,但起碼也沒讓我產生疑心。
第十代索納塔在駕駛模式方面分出來5種,分別為智能、節能、舒適、運動、自定義。在節能和舒適模式下,動力響應區別不大,切換到運動模式儀表盤會變成紅色,但體感方面的加速感受區別也不算大,智能模式理論上來說是根據駕駛員的駕駛風格進行實時調節,不過實際的意義不大,踏實用舒適模式開就好了,也是最均衡的。總的來說,1.5T版本并不弱雞,雖然百公里加速要9秒多,但實際給到的體感加速能力不差,日常代步也非常輕快,夠用。
7速雙離合變速箱簡直太會隱藏自己的身份了,甚至隱藏的有點忘我了。如果我不告訴你這是一臺雙離合變速箱,那么在正常駕駛的情況下你能感受出它的身份還是挺不容易的。就連起步的時候我也沒感覺到雙離合變速箱的顫動,正常控制油門它就能做得非常順,完全不輸給AT變速箱。初段踩油門加速,每個擋位間的切換都做到了非常順,變速箱的整體參與感很弱,編輯部的同事開過之后都發現了順的特性,我認為這方面廠家確實下功夫去調校了,值個好評。
美中不足的就是起步時候如果你深踩油門,會覺得車輛頓了一秒才沖出去,起初我覺得是設定的問題,但后來我發現其實是離合器結合慢了半拍,所以原地深踩油門后的動力爆發不夠迅速,不過這一點日常開基本可以忽略掉。
#行走方面:路感不弱,但底盤明顯厚重
關于底盤和懸架調校方面,首先我認為第十代車型相九代車型有了很明顯的提升,來自底盤的厚重感明顯是加強了,上代車型和曾經的第八代車型也被車主抱怨底盤不如日系車厚重,但在這代車型上表現就還好。不過避震器對于路面上的顛簸過濾的并不充分,甚至有時候我會覺得有點顛了。很多輕微的顛簸都能比較明顯的傳入到車廂內,用好的話形容就是駕駛員能有一定的參與感,但顯然我覺得確實有些顛,而且開這臺車我不需要去在乎操控一系列的東西,我只關心舒服不舒服。
轉向整體還是偏輕,女性也能覺得很舒服的那種,電子化也比較重,沒有什么參與感,但我說這些并不是負面,對于一臺以家庭用為主的B級車,怎么舒服就怎么來我覺得最恰當。行駛中車內整體的靜謐性表現正常水平,沒有什么加分項整體也倒是說得過去,和雅閣相比我覺得略微一般。
#全文總結
第十代索納塔應該是我近期試過的新車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車型了。也可能是太久沒接觸韓系車的原因,這臺車給到我的是全新的感覺,和上代車型找不到任何關聯,綜合來看在產品力方面還是能夠和同級那幾個熱門車型抗衡的,且在配置方面基本上可以吊打他們了。如果你問我,這個1.5T和雅閣那個1.5T買哪個?我會推薦你考慮這臺車,當然前提是你不是非常在意動力的情況下。至于第十代索納塔的前景,我很難去預測,但如果7月22號正式上市還能是這個價格,我覺得就很值得推薦。
(編輯:許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