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經濟停滯,失業率大幅增加。科技創新是否能夠在關鍵的時刻讓人類更好的掌握自己的命運?
2020年7月9日,第三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正式開幕,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提出了這個問題。他也表示,現實情況是,我們沒有能夠在武漢封城的時候,派遣大批的無人駕駛車輛為百姓提供日常服務,我們沒有能夠通過生物計算快速找到新冠疫苗,我們也沒有儲備了足夠多的技術來應對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逆全球化風險。所以很多人對技術,尤其是AI技術產生了悲觀情緒。
但是,科技為抗擊疫情做出的貢獻其實是巨大的。據李彥宏透露,百度發明的LinearFold算法可將此次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組二級結構預測從55分鐘縮短至27秒,提速120倍,這意味著我們能更快地預測病毒變化趨勢,以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還可以提高疫苗研發的效率;百度的人工智能多人體溫快速檢測解決方案有效降低了火車站、地鐵等公共場所工作人員被傳染的風險;由阿波羅無人駕駛系統支撐的無接觸送餐車和無人消殺作業車,大幅減少和避免了交叉感染。
李彥宏表示,他相信,未來在公共衛生的監測、新藥研發和疾病診斷等方面,人工智能還是大有可為的,它可以提高檢測的靈敏性與準確性,縮短新藥研發的周期、降低新藥的研發成本,提高醫療診斷的準確性和效率,這些將使人類在面對健康問題時更加主動。
他認為,當前國家倡導的新基建,是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基礎設施建設,將在交通、能源等領域大大提升效率,推動經濟增長。以車路協同為基礎的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將能夠提升15%-30%的通行效率,從而為GDP貢獻2.4%-4.8%的絕對增長。
李彥宏認為,今天中國正在積極推進的“新基建”計劃,可以看成是人類在進入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前的最大基礎設施擴張工程。“它有很大的希望會在中國率先掀起全面人工智能化的潮流。
對于目前AI發展所處的階段,李彥宏表示,“目前我們正處于從經濟智能化的前半段向后半段過渡的時期,人工智能已經證明或者初步證明了其對所在行業的顛覆和重構潛能。"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