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小林
一般來說,一家上市公司盈利越多,其股價也就越容易漲。不過,這樣的定律在銀行股上似乎不太適用。要說賺錢能力,銀行絕對是排在前列的,可銀行股的股價就沒它們的盈利能力那么強勢了。目前上市的36家銀行的股票,有31家的股價均跌破了凈資產。業績優良,股價卻大面積破凈,還能有比銀行股更慘的嗎?
便宜的銀行股為什么散戶不愿買?
股價跌破凈資產,這就相當于上市公司的資產是在打折賣,比如工商銀行,現在的股價為5.19元/股,而它的凈資產達到了7.18元/股,相當于打了7.3折,可以說是相當便宜了,而且還有比這更便宜的。
此外,銀行因為賺錢賺得多,所以現金分紅也比較多。比如工商銀行基本上每年都會現金分紅,2019年度的分紅方案為每10股派現2.628元,按其股價算下來,分紅的收益率超過了5%,比當下大多數穩健理財的收益率都要高。然而,即便銀行股很便宜且分紅多,對散戶來說卻并不愿意買,這是為什么呢?
主要還是因為銀行股漲得太慢甚至根本就不漲。對散戶來說,大多數還是比較喜歡做短線,而做短線想要賺錢,只有靠股價上漲。可銀行股除了在特定時間里,其他大多時候基本都是在震蕩,做短線想要賺錢實在不易。而且就算是喜歡做長線的,顯然也不滿足于每年5%的收益率,因為投資股票面臨著較高的風險,自然也就希望有較高的回報。如果僅僅只想每年賺5%,那還不如去買一個穩健一點的理財產品。
所以銀行股的股價漲不動,是它被投資者嫌棄的最主要原因。那么,為什么這么便宜、業績又這么好的銀行股會漲不動呢?
銀行股漲不動的原因有哪些?
一個原因,就是銀行股的盤子太大,股價很難拉得動。股價的上漲需要資金來推動,而流通盤較大的股票,推動股價上漲所需的資金也就更大。僅一個工商銀行,流動市值就超過了1萬億,想要去推動這樣一只股票,需要的資金量是巨大的,更何況這樣的銀行股還不止一只。市場中有幾家能有這樣的資金實力?就算有這樣的資金實力,又有誰愿意去花這么大力氣去推動銀行股上漲?除非是在需要護盤的時候。
另一個原因,可能就是銀行股的業績很難再有所突破。銀行雖然很賺錢,但想要再賺更多的錢卻很不容易,所以它們的業績可以說是一馬平川,一眼就能看到頭。可股票投資投的是上市公司的未來,未來越有希望成長,股價就越容易上漲。可銀行股恰好是那種未來成長性不高的股票,沒有多少讓投資者期待的東西,股價也就難漲得起來。
所以別看銀行股很便宜且分紅多,但銀行股的賺錢效應卻比較弱。買銀行股的最大好處并不是它能賺錢,而是比較抗跌,在熊市的時候,買銀行股作為防守還是不錯的。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是處在熊市中,不買股票才是最好的防守策略吧?
審核:李閏
鄭重聲明:本文內容為希財網作者版權所有,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本站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否則,本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財友,如果想閱讀更多對你有幫助的財金理財內容,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希財課堂(xicaiwang),訂閱更多的優質原創推文,還有各種互動福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