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報客戶端的網友們大家好,今天是7月11日,今天的軍報有哪些精彩內容呢?
習主席在中央軍委基層建設會議上強調,要堅持基層至上、士兵第一,充分尊重官兵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廣大官兵身處強軍實踐第一線、軍事斗爭最前沿,只有充分尊重官兵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才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最終戰勝困難取得勝利。東部戰區陸軍某旅成立“兵專家工作室”,充分發揮官兵智慧,有效提升了部隊打贏能力。
訓練環境是實戰化訓練的載體。險中求勝、危中求安的能力,來自難局、險局、危局的錘煉。請看西部戰區陸軍某陸航旅和武警新疆總隊某特戰支隊如何立足危局險境練出克敵制勝的本領。
以上內容敬請關注今日頭版。
個別領導干部對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輕車熟路,習慣按“套路”辦事,習慣用轟轟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實實的落實,用光鮮亮麗的外表掩蓋矛盾和問題,一旦養成路徑依賴和慣性思維,就容易陷入形式主義的泥潭。今日,“強軍論壇”就來說說那些由“本領不夠”而引發的形式主義。
練兵備戰需要什么就建什么!空降兵某旅著眼戰訓保障推進營區基地化標準化建設,集智攻關建設“打仗型營區”。
仲夏時節,西部戰區陸軍某旅在野外駐訓場組織裝備操作訓練,錘煉官兵打贏本領。 徐聰 攝
以上內容敬請關注今日二版。
牛羊肥了,老鄉富了。在寧夏軍區幫扶下,河灣村的牛羊已銷往自治區外多個城市,全村有239戶貧困戶實現脫貧。僅養殖牛羊一項,平均每戶增收超過7000元。去年底,村里人均年收入超過12000元,整村脫貧摘帽。“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推出“回訪少數民族摘帽村系列報道⑩”《牛羊肥了,老鄉富了》,請看今日三版。
河北省涉縣保持老傳統邁開新步子,擁軍小鎮激活擁軍潛力;廣東省深圳市行業擁軍傾心解難題,北斗單車助力巡邏執勤。一南一北深圳、涉縣兩地,擁軍舉措各有千秋,卻有著一個共同特點:真的與過去不一樣了,更帶有鮮明的時代印記。我們堅信,追尋“時代聲音”的擁軍創新,辦法更多,路子更寬,帶來的必定是擁軍事業的氣象萬千。今日“軍地周刊”帶你聆聽新時代擁軍的動人交響。
5月30日刊發征稿啟事“軍營‘考證熱’,該怎么看?”之后,許多讀者來稿,有的講述自己的考證故事,有的講述身邊戰友的考證經歷,有的講述考證給自己的啟發和收獲,有的針對如何選擇考證的類型介紹經驗,有的分享備考學習方法,還有的建議考證要根據自身需要和實際情況來計劃……詳情請關注今日“讀者之友”版,或許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
75年前的那場勝利,讓我們記住了一個英雄群體——抗戰老兵。“戰死者光榮,偷生者恥辱;榮辱系于一身者輕,而系于國家民族者重。”每一位抗戰老兵身上,都有一段誓與敵人血戰到底的壯懷激烈。在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之際,“老兵天地”版開設“甘將熱血沃中華·探訪抗戰老兵”專欄,走近健在的抗戰老兵,與他們的熱血青春和那個波瀾壯闊的年代重逢,重溫歷史,致敬先輩。“每走一個臺階,我就想一遍我的戰友”,這期“探訪抗戰老兵”我們將跟隨92歲的老兵朱鵬祥來到輝山烈士陵園祭掃75年前犧牲的戰友。
今日“長征副刊”為您薦讀長篇小說《守四方》。該小說以上世紀9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駐青海武警某部20多個官兵及其家屬的故事,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生動感人的軍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