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人來說,吃始終是一件大事,這種從千年以前就形成的“吃文化”,在國人心中根深蒂固。吃是補充能力、進行勞作的基礎,只有吃飽了才有力氣努力;吃更是聯絡感情的紐帶,朋友見面要聚餐,紅白喜事也有美食相伴;吃也是撫慰心靈的良藥,傷心難過的時候,一頓美食能讓人感到愉悅。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無論是面對何種情況,美食總是能夠讓人暫時忘卻那些痛苦的事情,讓人全身心的享受食物的美味。中國人不僅喜歡吃,更加會吃。幅員遼闊的地域特性,讓中華大地誕生了多種多樣的美食,火鍋、面食、米飯、海鮮等各種各樣的食物吸引著人們,投身于“吃”的事業中。
全國餐飲年收入超40000億
中國人到底有多愛吃?到底有多能吃?日前,新華網和中國飯店協會在京聯合發布《2019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通過行業數據分析展示餐飲業發展情況。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餐飲收入42716億元,同比增長9.5%。換句話說,中國去年僅僅在餐飲上的花費,相當于一個中小型國家的全年GDP!
(圖片來源于《2019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
數據顯示,山東人最能“吃”,餐飲年收入達3995億元。廣東、江蘇、河北位列其后,餐飲收入均突破3000億元;其中,江西省2018年餐飲年收入達到951.8億元,同比增長15.9%,是國內餐飲年收入增長最快的省份。不過,在我們印象中很能吃或者很會吃的省份,如廣東、四川,餐飲年收入反而被山東給比下來,只能說明山東人民對吃的執念更加深厚!
(各省(區、市)餐飲品牌數量分布圖)
另外,前十大省份餐飲收入合計占全國餐飲收入66%,在全國餐飲業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得益于地方政府對餐飲業發展的高度重視,這些省市區的餐飲品牌和人才均取得了明顯發展。從各省(區、市)所擁有的餐飲品牌數量來看,廣東、上海地區擁有較高的品牌打造能力和影響能力。
關于吃我們是認真的
全世界恐怕沒有哪個國家對“吃”的講究有中國深刻了。川菜、粵菜、魯菜、蘇菜、浙菜、徽菜等八大菜系,造就了中國獨特的餐飲文化;煎炒烹炸、燜溜熬燉等多種多樣的烹飪技法,讓每一樣食材都能物盡其用;飛禽走獸、河生海鮮等各類型的食材,只有好吃與不好吃之分,沒有能吃與不能吃之別。
中華文明五千年,飲食文化也隨著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中國人講吃,不僅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饑,它往往蘊含著中國人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中國飲食不但講究“色、香、味”俱全,而且“滋、養、補”的特點,隨著社會的發展,菜式越來越豐富,吃法也是越來越多樣。
人生最幸福的時刻,就是饑腸轆轆的時候能有一桌熱氣騰騰的美食;而“吃貨”始終是開朗的、快樂的,不會為瑣事所累。雖然美食能夠為我們帶來快樂,但是暴飲暴食卻會導致卻會為我們的健康帶來危害。因此,我們不僅要愛吃、能吃,更要會吃,吃出個長命百歲,吃出個萬壽無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