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并擁有事業編制。這在中科院系統內引起廣泛關注。
合肥與中科大是相輔相成,如果當年安徽省與合肥市沒誠意接納中科大,何來今日的國家科創中心,同樣,如果現在不尊重科研人才,未來的創新高地在哪?
錢沒到位又寒了心?
一般來說,科研人員出走,或者說員工離職,就兩種可能性,一是錢沒給到位,二是寒了心。
粗略掃讀了一遍報道,這次出走事件,二者皆有:
錢沒給到位,是說換了新領導后,把之前的項目給裁撤了,編制也很混亂,人員工作地點也可能大幅變動,換了別家公司,估計照樣也大批員工離職;
寒了心就是這次更換安保,因為是涉密項目,更換時難免過于強硬,而且我個人設想,說不定也是因為新領導想立威,用安保來施壓科研人員——在職場有一定閱歷的話,相信都能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精確。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出走”
合理的晉升途徑,應當是探索的方向。
科研人員出走,引起重視和關注。但社會范圍內的離職很常見,通常離職都是因為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或者沒有持續晉升空間,通常都是這兩種。
對普通人而言,跳槽只是換工作,但對專業科研人員,跳槽其實不容易,能否匹配所學的專業?能否超越現有待遇?
集體跳槽,似乎說明這兩點都解決了,那么如此寶貴的人才,研究院為何沒能留住,應該探索的是這個問題,而不應該指責科研人員。
換位思考,科研人員并非不愛國,相反國家應該尊重科研人員的訴求,勇于創新,鼓勵創新,國家才能激發科研人員的熱情。
對于科研人員集體出走事件,具體的原因內幕還在調查中,不做評論,但是發表一下個人的觀點:
1、國家機構要尊重科研人員等高知識分子,相信幾十名科研人員不會僅僅因為換保安的事情就放棄已有的一切,集體出走。
2、知識分子也要以大局為重,在個人得失面前以整體為重,當前中美沖突不斷升級,周邊不穩定因素在急劇增加,作為中國科學界的核心,必須要強調科技有國界,保守秘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