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英國海軍近日宣稱,將于2021年初將“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派往南海,與美軍和日本自衛隊開展演習。
“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
英國已經不是第一次打腫臉充胖子
2019年12月10日,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的二號艦“威爾士親王”號正式服役,此舉標志著英國皇家海軍重返雙航母時代。在服役后的一段時間內,英國諸多鷹派就發表言論,要積極響應美國自由航行政策,并在未來不排除將航母派往南海等地區的可能。但現實情況是什么樣的呢?曾經的日不落帝國,用窮的揭不開鍋來形容有些夸張,但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卻是真事!近日,英國國防部宣布將于今年秋季發布一份裁軍方案。根據方案,英軍將裁減近兩萬名士兵,關閉數座機場。英媒認為,英軍冷戰以來最大規模調整是不得已的選擇:在預算不足情況下,只能拆東墻補西墻。
英海軍第二艘女王級航母“威爾士親王”號進行首次海試時的情景。
拆東墻補西墻也不算最尷尬,最尷尬的就是英國一度傳出打算出租航母換錢。去年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曾發表了題為《軍方高官計劃裁減陸軍》的報道稱,由于擔心進一步削減國防能力,國防部門領導人正在討論削減英國陸軍規模以及將皇家海軍一艘旗艦航母借給英國盟友的計劃。
英軍飛行員駕駛編號為BF-04的美海軍陸戰隊F-35B戰機飛越“女王”號航母編隊。
英國曾經雄霸世界大洋,但隨著兩次世界大戰以及殖民地的紛紛獨立,英國海軍實力一蹶不振。隨著二戰結束,美國海軍已取代英國成為世界最強海軍,雖然英國海軍仍然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海軍之一,但其規模早已不能與曾經同日而語!
英國海軍在南海有過慘痛經歷,實力不濟為何總要為難自己!
實力大不如前,但英國總是為難自己!據年英國《泰晤士報》報道,2018年時英國軍艦"薩瑟蘭"號高調前往新加坡訪問,但在途中卻借著自由航行的名義進入南海海域,與之巧合的是我軍16艘戰艦遠航歸來,于是發生了16艘戰艦輪流圍觀薩瑟蘭號的一幕,被圍觀的薩瑟蘭號就如同被我軍戰艦包了餃子!2019年,我國“西安”艦準備參加俄羅斯海軍閱兵式。在通過多佛爾海峽時曾遭英國海軍護衛艦“圣奧爾本頓”號跟蹤,但該艦在跟蹤西安艦時卻雷達失靈,遭到西安艦的反向鎖定。英國人在自己家門口丟了面子,加上被中國戰艦圍觀,急于找場子的英國在第二艘航母服役后,自信心一度到達頂點!
今年以來,英國跟隨美國接連打出“香港牌”、“華為牌”、“南海牌”,極力的想把自己扮演成一個“大國”的角色,極希望為自己刷存在感,可是它將刷存在感的地域選擇在中國周邊,顯然是找錯了地方。今日之中國早已不是1840年的中國,而中國對與英國的態度更不是清政府的態度!列舉一個簡單的數據,2018年,世界前五大經濟體美國、中國、日本、德國、英國,GDP總量依次是20.49萬億美元、13.61萬億美元、4.97萬億美元、4.00萬億美元、2.83萬億美元。如今英國的GDP總量還不足中國的零頭,而在軍事實力上,英國早已落后中國不是一星半點!英國國防部的一份新報告稱,按照目前的計劃,到2027年,英國皇家海軍的水面主力作戰艦艇將減少到15艘。前英國第一海軍大臣、海軍上將韋斯特勛爵表示:“只有15艘主力戰艦,將使我們掉入世界海軍第二梯隊。”“15艘水面艦艇意味著只有5艘在執行任務,因為其余三分之一在維修,還有三分之一在訓練。對于我們這樣一個偉大的國家來說,只有五艘軍艦執行任務是國家的恥辱。”與中國進行橫向對比,英國目前的戰艦數量,處于絕對劣勢!如果英國真的把航母派到南海,航天君認為被中國軍艦圍觀將成為常態!
中國南海大閱兵盛景
中國駐英大使連發4推正告英國:所有決定都有代價
在英國宣布5G建設中禁用華為設備后,我國駐英大使劉曉明16日連發4推。把四條推文綜合成一句話:所有的決定和行動都是有代價的。英國目前的現狀令人唏噓,曾經的霸主如今甘心淪為美國的小弟。即使是在科技領域與哪個企業合作都要受到美國的限制,這樣的行為無異于霸凌,而英國卻心甘情愿接受了這樣的屈辱。同樣,英國想像美國對待自己這樣對待中國,絕對是癡心妄想。中國走和平發展的道路,樂意與別國為善。英國卻一而再、再而三搞出對中國不利的事。俗話說,來而不往非禮也!如果蒼蠅一直在眼前飛來飛去,中國軍隊絕對是強力的殺蟲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