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珊珊三丫頭愛生活、愛攝影、愛旅行、愛美食的駐足點。
廣州有許多旅游的景點,珊珊三丫頭一直選擇到一些深藏閨中古村旅行, 是因為濃濃的鄉村氣息和有文化傳統的地方是珊珊三丫頭所喜歡的,置身在這些古村,除了看鄉村的美麗風景,能有機會能遇見鄉間仍然存在的古老建筑,能有機會聆聽鄉村的歷史故事,能有機會感受鄉村的風土人情。在這里古村落,你對廣州會有另一個全新的理解。這個周末,珊珊三丫頭又一次走進廣州周邊的鄉村,這一站的目的地:廣州增城的坑背村。
坑背村,在廣州增城的中新鎮,從廣州市區出發,若是自駕,走G324國道,過增城中新鎮后東行約三公里,就可以看到坑背村的村委會,坑背村的古民居群離村委會大約100米左右。若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從地鐵到坑貝站,出地鐵站到大約走1.4公里可到達坑背村古建筑群。
坑背村,因村子附近的金坑河盛產坑貝而得名,坑背村是在南宋嘉定年間開村,第一個來此落戶的是一個叫毛富興的人,坑背村下轄的幾個自然村分別是毛、崔、湯、梁等姓,今天,珊珊三丫頭帶大家走進的古民居群是“毛姓”聚居的古村落。
進入坑背村古民居群,村前有一棵大榕樹,樹下有村里的老人在乘涼。眼前的古村落,村前是一個半月型的池塘、池塘內還開著荷花。池塘前是村圍、門樓、禾坪,珊珊三丫頭認真細觀察了,雖然村子是宋朝開村,但已找不到宋代的一絲建筑影子了。
坑背村古民居群屬于嶺南典型的梳式布局的村落,在村子最前排的建筑是官廳、式谷毛公祠、村屋等一字排開,前排鍋耳屋非常顯眼。官廳內還見到有村民養著的農家雞在走動。式谷毛公祠同時又作為農家書屋。
走進古民居群內的建筑,古民居群多是磚木結構,橫大概有十列,縱五列,縱橫整齊的排列著:整個古去以一條平行于民居面寬方向的橫巷為主巷,以數條縱巷為支巷來連接各個民居的主入口。橫著看,長長一排青磚屋大門一律朝西;豎著看,屋與屋頭尾交接,之間是巷里,里巷有通向魚塘的排水溝。
整個坑背村并不大,大概一兩小時就可以逛完。逛完后,再繞道到村子的后面,那里有一大片水稻田,田上種滿水稻,展示著這片土地充滿生機。
在村子繞了一圈之后,珊珊三丫頭回到了村前的榕樹下稍作休息。這時榕樹下的婆婆讓珊珊三丫頭到家里喝茶。這時,珊珊三丫頭才意識到,這一直閑逛中遇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他們一直在守著坑背村這個家園,過著春耕秋收的生活,安詳又寧靜。
在結束坑背村的行程后,明天,珊珊三丫頭繼續帶你到坑背村附近的崔屋自然村,了解一下增城的歷史名人,南宋右丞相崔與之的故事,敬請關注。
那么,你有來過廣州增城的坑背村嗎?你知道現在地鐵已通到坑背村了嗎?了解過坑背村的故事嗎?除了坑背村,你還看過那里的古村落?如果有機會來廣州旅行,你會來坑背村看看嗎?歡迎大家留言分享哦!本文是版權作品,未經珊珊三丫頭書面授權,嚴禁搬運、轉載、洗稿。如需轉載,請與作者珊珊三丫頭聯系,謝謝。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