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云南網報道,7月14日,云南昆明六年級小學生陳某某,憑借一個關于結直腸癌基因研究的課題。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得三等獎。
對此,網友紛紛質疑,認為一名小學生開展的是博士生的課題,這可能嗎?記者隨后聯系了論文的推薦方負責人,對方表示,省科協已經發現相關輿情,目前已經成立了調查組。
目前官方經過調查,已經發表聲明,收回陳某獲獎的一切獎項。并且該學生家長發表致歉聲明。
同時,近日網上曝出又有兩名武漢小學生研究喝茶抗癌獲得國際大獎,目前官方正在調查中。
據了解,兩人為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三年級和五年級的學生。他們主要探索茶多酚主要成分EGCG 抗腫瘤效果。不少網友質疑,孩子這么小,怎么敢取小老鼠的心肝脾肺腎?更不要說這些實驗要求邏輯性強且嚴謹,數據處理還需要很強的醫學基礎支撐。
據媒體北京時間15日報道,負責項目審核到武漢科學技術館表示事件正在核實調查。
如今喝茶抗癌的報道層出不窮,那么喝茶抗癌的真實性如何呢?
據統計有若干國家的20多家實驗室均有茶提取物和茶多酚在動物實驗中對不同器官的抗癌報道。用1.25g綠茶加100mL沸水的茶湯作為小鼠的唯一飲料,可使化學致癌物誘導的小鼠肺腫瘤減少36%~44%,使腫瘤的繁殖降低44%~60%。
這是實驗室得出的數據,那么喝茶對人的抗癌作用究竟有多大呢?
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飲茶較多的人患胃癌的危險性較低。過去認為飲茶會使食道癌發生率提高的報道是由于飲熱茶而引起的,如飲用正常溫度的茶還可降低食道癌的發生。
研究表明,喝茶不僅僅對食道癌與胃癌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對諸如乳腺癌、直腸癌、肝癌、肺癌等都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茶葉的抗癌機理有如下幾點:
①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
②茶多酚抑制對腫瘤具有促發作用的酶類(鳥氨酸脫羧酶、蛋白質激酶C、脂氧合酶和環氧合酶)活性;
③茶多酚可促進具抗癌活性的酶(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過氧化氫酶、谷胱甘肽-S轉移酶、NADPH-醌氧化還原酶、尿苷二磷葡糖醛酸基轉移酶和甲氧基-9-羥基異吩 D149 唑-O-脫烷基酶)的活性;
④提高免疫性;
⑤抗腫瘤增殖活性。
大家可以看到,茶葉中含有的主要抗癌物質就是茶多酚,很多人都認為綠茶中茶多酚的含量最高,這個并沒有錯,但綠茶對本身胃不好的人來說傷害較大,尤其是胃炎患者,應少喝綠茶。紅茶的茶多酚含量較低,但比較養胃。而烏龍茶諸如鐵觀音、大紅袍等,不僅茶多酚含量高,并且對胃的傷害較少。所以要根據個人體質去選擇應該喝什么茶葉,不能跟風,人云亦云。
責任編輯: